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诗十首意典辞丽忻喜辄次韵和呈以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为韵(其五)

衮冕有人妖,钟鼓成国蠹。

可怜淩霜干,不作济川具。

三易朝吾车,六诗暮吾辅。

岂亦不自娱,菊径而兰亩。

形式: 古风

翻译

权贵中充斥着人妖,钟鼓声中滋生了腐败。
那坚韧的凌霜之木可惜啊,未能成为渡河的舟楫。
早晨三次更换驾车的马匹,傍晚六次吟咏诗歌陪伴我。
难道他们不自我娱乐?只是在菊花小径和兰田间度过时光。

注释

衮冕:古代帝王的礼服和礼帽,象征权贵。
妖:指非正常或邪恶的人。
国蠹:比喻危害国家的人。
淩霜干:形容坚韧的树木,经受过霜冻。
济川具:渡河的工具,比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朝吾车:驾车出行,表示频繁的政务活动。
暮吾辅:傍晚时分陪伴,可能指诗文相伴。
岂亦:难道也是。
菊径:种有菊花的小路,象征隐逸生活。
兰亩:种植兰花的土地,也寓含高雅情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他以讽刺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官场腐败、人才被埋没的画面。"衮冕有人妖,钟鼓成国蠹",这两句批评了权贵阶层中充斥着虚伪和贪婪之人,他们借助华丽的礼服和繁响的钟鼓来腐蚀国家。"可怜凌霜干,不作济川具",诗人惋惜那些有才能的人未能得到施展,如同坚韧的木材却未能成为渡河的舟楫。

"三易朝吾车,六诗暮吾辅",进一步表达了对官员频繁更换职位,而无实际作为的不满。"岂亦不自娱,菊径而兰亩",表面上看似他们自我娱乐于田园生活,实则暗讽他们逃避责任,选择安逸。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表达了对公正贤能者的同情和对腐败现象的批判。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诗十首意典辞丽忻喜辄次韵和呈以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为韵(其二)

念公多疾病,使我频惊愕。

可恃胆气大,何忧腠理薄。

九丹讵淩空,八石聊扶弱。

无烦问安否,冘冘亦自若。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诗十首意典辞丽忻喜辄次韵和呈以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为韵(其四)

人间陈五鼎,天上应三台。

顾我幽居人,卒岁事田莱。

首种既已薄,时雨又复乖。

身事尚如此,与世宜不谐。

形式: 古风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诗十首意典辞丽忻喜辄次韵和呈以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为韵(其六)

末宦从远投,沈痾得此心。

愿言曲神降,何用官鬼临。

幽兴落醴浦,清梦绕崧岑。

使我既惭昔,奈何复愧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游荔枝湾

东去珠江水复西,江波无改水西堤。

画船士女亲操楫,晚粥鱼虾细断齑。

出树乱禽忘雨后,到篷残日与桥齐。

重来三月湾头路,蔽海遮天绿尚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