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其九)中秋夜

未谓中秋今夕是,外帘瓜果特多仪。

月侵屋入窥文卷,席趁檐斜阁酒卮。

艳魄不辞忙里看,新寒先报客中知。

燕山海月同谁赏,北望诗成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温馨与静谧。诗人王鏊以细腻的笔触,将中秋佳节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他提到中秋之夜的意外到来,外帘上摆放着丰富的瓜果,增添了节日的仪式感。接着,月光悄悄地穿透窗户,映照在书卷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读书氛围。酒卮斜靠在屋檐下,似乎在等待着主人的品鉴,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艳丽的月色似乎也不辞劳苦,特意前来陪伴忙碌中的诗人。新来的寒意提醒着身处他乡的客人,季节的更迭。燕山之上的海月,此刻似乎只有诗人一人欣赏,北望之际,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其十)鹿鸣宴

京城人马簇如烟,秋榜何人看独先。

折桂也应怀此日,插花那复似当年。

网罗麟凤东南尽,坐应奎星上下联。

记得画堂东畔席,和家衣钵定谁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其十一)朝孝陵

碧城睥睨斲山根,山势东来耸独尊。

天上龙文成五彩,地中乾象应三垣。

平成万世功思禹,冠带于今制改元。

圣烈神谟三百册,小臣瞻拜复何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归省过太湖

十年尘土面,一洗向清流。

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

落霞渔浦晚,斜日橘林秋。

信美仍吾土,如何不少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归自西洞庭阻风登鼋山绝顶

亲朋挽衣留不住,逆风舟向平滩驻。

滩头寂寞谁与言,青鞋飞纵颠厓步。

鼋头戴山山不崩,东望东海西吴兴。

群峰罗列七十二,如拱如立如奔腾。

我行天下亦多矣,所至有山或无水。

其间有水却无山,何处能兼山水美。

苍茫万顷浮孱颜,惟有海上三神山。

杳然可望不可到,不如此地日夕随我往与还。

胡为十年才一到,风乎尔知吾所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