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其十)鹿鸣宴

京城人马簇如烟,秋榜何人看独先。

折桂也应怀此日,插花那复似当年。

网罗麟凤东南尽,坐应奎星上下联。

记得画堂东畔席,和家衣钵定谁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科举考试后的场景,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首句“京城人马簇如烟”,以烟喻人,形象地展现了京城中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潮汹涌,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接下来,“秋榜何人看独先”则将视角转向对科举结果的期待与关注,暗含着对独占鳌头者的敬仰与羡慕。

“折桂也应怀此日”一句,借“折桂”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努力与成就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许。“插花那复似当年”则通过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往昔辉煌不再的无奈与感伤。

“网罗麟凤东南尽,坐应奎星上下联”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才比作麟凤,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人才分布不均的现实的感叹。同时,也体现了对人才聚集之地的重视,以及对人才在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

最后,“记得画堂东畔席,和家衣钵定谁传”两句,将话题引向家族传承与教育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传统教育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科举制度下社会对人才的重视,还蕴含了对个人成长、家族传承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其十一)朝孝陵

碧城睥睨斲山根,山势东来耸独尊。

天上龙文成五彩,地中乾象应三垣。

平成万世功思禹,冠带于今制改元。

圣烈神谟三百册,小臣瞻拜复何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归省过太湖

十年尘土面,一洗向清流。

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

落霞渔浦晚,斜日橘林秋。

信美仍吾土,如何不少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归自西洞庭阻风登鼋山绝顶

亲朋挽衣留不住,逆风舟向平滩驻。

滩头寂寞谁与言,青鞋飞纵颠厓步。

鼋头戴山山不崩,东望东海西吴兴。

群峰罗列七十二,如拱如立如奔腾。

我行天下亦多矣,所至有山或无水。

其间有水却无山,何处能兼山水美。

苍茫万顷浮孱颜,惟有海上三神山。

杳然可望不可到,不如此地日夕随我往与还。

胡为十年才一到,风乎尔知吾所好。

形式: 古风

将发阻风

晚发西山舟欲北,天风吹我复还家。

十年一到非容易,独立平原看稻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