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其一)客有败棋者,代赋梅

花知否,花一似何郎。又似沈东阳。

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

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著一阵、霎时间底雪。

更一个、缺些儿底月。山下路,水边墙。

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

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翻译

你知道吗,这花儿像何郎,又像沈东阳。
它清瘦而洁白,香气淡雅而清凉。
嘲笑春神东君,为何只忙于北枝,带来了一场短暂的雪。
再加上一轮不完整的月亮。山下的小路,水边的矮墙。
它的风流韵事怕被人知晓,只有影子陪伴在竹林的一旁。
暂且让那些桃李在青春的舞台上争艳。

注释

花:指代花朵。
何郎:古代美男子。
沈东阳:可能也是形容花的特征。
瘦棱棱:形容花茎细长。
天然白:自然的白色。
冷清清:清冷的感觉。
东君:古代对春神的称呼。
北枝:指春天未开放的树枝。
霎时间:极短的时间。
缺些儿:稍微欠缺。
月:月亮。
山下路:山路。
水边墙:水边的矮墙。
风流:指花的风姿或韵事。
有人知处:被人发现的地方。
影儿:花影。
竹旁厢:竹林边。
桃李:比喻青春和美丽。
趁:争抢。
少年场:青春的舞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最高楼·其一》。诗人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寓言自己的品格和遭遇。"花知否,花一似何郎",以何郎(何晏)和沈东阳(沈约)两位美男子比喻梅花的清雅与秀美;"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赞美梅花的清瘦洁白,香气淡雅;"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暗指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在北枝,嘲笑春神东君的忙碌。

接下来,诗人通过"著一阵、霎时间底雪"和"更一个、缺些儿底月",描绘了梅花在风雪中傲然的姿态,暗示了自己的坚韧不屈。"山下路,水边墙",梅花孤独地生长在偏远之地,无人欣赏;"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打扰,宁愿默默守在角落里的隐逸之情。

最后,"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以桃李的热闹和春风得意反衬梅花的孤独坚守,体现了词人淡泊名利、坚守自我人格的高尚情操。整体上,这首词借梅言志,寄寓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最高楼(其二)杨民瞻席上用前韵赋牡丹

西园买,谁载万金归。多病胜游稀。

风斜画烛天香夜,凉生翠盖酒酣时。

待重寻,居士谱,谪仙诗。看黄底、御袍元自贵。

看红底、状元新得意。如斗大,只花痴。

汉妃翠被娇无奈,吴娃粉阵恨谁知。

但纷纷,蜂蝶乱,送春迟。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最高楼(其二)闻周氏旌表有期

君听取,尺布尚堪缝。斗粟也堪舂。

人间朋友犹能合,古来兄弟不相容。

棣华诗,悲二叔,吊周公。长叹息、脊令原上急。

重叹息、豆萁煎正泣。形则异,气应同。

周家五世将军后,前江千载义居风。

看明朝,丹凤诏,紫泥封。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最高楼(其二)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

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最高楼(其一)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七十古来稀。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形式: 词牌: 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