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耒所作,名为《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才能认可与赞赏之情感的诗句。
“文衰东京后,特起得韩子。”这里“文衰”指的是文章、学问的衰败或不振,“东京”可能是指当时的都城。诗人在提到文化艺术的低迷之后,突然忆起一个叫做“韩子”的人物,这个“韩子”很可能是一个有才华或者品德高尚的人物。
“支撑诽笑中,久乃化而靡。”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周围嘲笑和非议声中的坚守,经过长时间的磨难,最终能够让那些负面声音逐渐淡去,让自己的真实才华展现出来。
“籍湜既洒扫,后生始归市。”这里“籍湜”可能是指污秽、混乱的事物,“洒扫”则是清除的意思。诗人表达了在环境得到净化之后,年轻一代才逐渐回到社会的正常运转中来。
“垂君拯溺手,请效我一指。”最后两句是对受赠者无咎的一番期望与嘱托。诗人希望他能够像自己一样,用智慧和能力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之中的人,请求他效仿自己的行为,只需轻轻一点(一指)就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整首诗通过对比衰败与复兴、嘲笑与认可、混乱与清扫等对立面貌,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才的珍视,以及期待后来者能够承担起更重的社会责任。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关怀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