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三)

文风还正始,磊落有诸君。

长者进后生,亦使我有闻。

譬如狸与虎,偶使并称文。

终然不可及,困我力空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诗风仍然保持着正始时期的风貌,各位才俊磊落不凡。
年长的人引导着年轻人,也让我有所收获和启发。
如同狐狸和老虎偶然被并称为文雅之物。
然而终究难以企及,尽管我竭尽全力却无法赶上。

注释

文:文雅,这里指文学才华。
正始:魏晋时期的一种文学风格。
磊落:坦率、光明磊落。
诸君:各位先生。
长者:年长有德之人。
后生:年轻人。
有闻:有所听闻,有所学习。
狸:一种小型猛兽,象征机智。
虎:象征力量和威严。
并称:一同被提及。
终然:终究,毕竟。
不可及:难以达到或超越。
困:困扰,使陷入困境。
空勤:徒劳的努力。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文人情怀的诗作,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制。开篇"文风还正始,磊落有诸君"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文学界风气之正、人才济济的赞赏。"长者进后生,亦使我有闻"则显示出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以及诗人自身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态度。

接着"譬如狸与虎,偶使并称文"以比喻的手法,将文学创作比作狸猫和老虎这两种不同动物的并存,生动地描绘了文学界多元而和谐的环境。然而紧接着"终然不可及,困我力空勤"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才华与境界的自省,以及面对高水平文学作品时的敬仰与汗颜。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风气、师承关系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既有对同侪的赞赏,也有对自身境界的追求,是一篇融合了儒家尊师与文人自省精神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六)

触有羸其角,进有跋其胡。

膏车秣吾马,白日在修途。

虽乏亡何杯,颇多未见书。

力学致事功,良田本深锄。

形式: 古风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七)

黄子少年时,风流胜春柳。

中年一钵饭,万事寒木朽。

室有僧对谈,房无妾持帚。

此道人人事,谁令予独不。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八)

南山缚虎师,肯顾世书字。

扬眉哦楚喉,鼎畔倒侯喜。

诗声一苍蝇,下到霹雳耳。

庸庸老寻常,物外有奇伟。

形式: 古风

赠江瞻道

我行于四方,其所急者友。

呜呼得之难,百不一邂逅。

人心不可齐,若十指于手。

随其短与长,亦各有所取。

刚或硬而折,柔有弱而仆。

质良文不扬,中美外莫副。

宽壶泛以枵,狭盎迫而陋。

此犹其大概,琐琐难悉究。

譬如选长材,弃百不一有。

其间虽得之,犹或烦矫揉。

我友居淮滨,饮德悉自幼。

岂期羁旅间,乃获闻謦欬。

嗟君如美玉,外彻中乃厚。

埋藏困尘埃,要以不可垢。

他人十不一,子乃得八九。

馀亏能几何,不待勉而就。

乃知昔求艰,特以见未久。

但忧奔莫及,敢惮喘而走。

我心子所知,濩豁无所囿。

是以行于世,往往得嘲诟。

人才如其面,不自知好丑。

立之明鉴前,乃见其可否。

子于我无嫌,告我当苦口。

惟我于改过,窃不敢自后。

嗟予迫饥寒,子亦仰五斗。

何当两有归,投老作邻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