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掞的《村居谩赋》描绘了诗人因病体虚弱而长期居住在乡村的境况。首句“抱病余三月”表达了诗人患病已久,已有三个月之久,显示出其身体状况不佳。接着,“居贫寄一村”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贫困和远离尘嚣的简朴生活。
“目昏难细字”写出了诗人视力衰退,难以看清细小的文字,暗示了年老体衰的现实。然而,“耳背喜高言”则出人意料,诗人虽然听力不好,却反而喜欢听别人高声交谈,这可能反映了他渴望与人交流的心情,尽管沟通不便。
“飘泊荒儿学”暗示了诗人或许曾有过子女,但他们已经长大离家,自己则在孤独中继续学习或思考,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羁栖对仆樽”描绘了诗人与仆人共度时光,饮酒解闷的画面,流露出一种孤寂与无奈。
最后两句“城西空故宅,自为厌烦喧”点题“村居”,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更愿意在安静的乡村过着简单的生活,享受这份远离尘世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心境,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