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员外寄纸笔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李员外寄纸笔》。从这短小的片段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书信的重视。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池塘边静坐思考,心中所思所想逐渐化作文字,在纸上流淌而出。这里的“临池”不仅是个体现自然环境的意象,也是展示内心宁静与深邃的场景。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这两句则形容了诗人对笔墨的精细选择和对文字工整的追求。兔毫(兔毫针)代表着最为精细的书写工具,而“茧净雪”则象征着纯洁无瑕的文辞,表明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极高标准。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他在写信时的专注和投入。这里的“殷勤谢”指的是对朋友的情感表达,而“虞卿正著书”则是诗人正在认真地执笔书写。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之中创作时的心境,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严谨态度和深沉情感。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李花二首(其一)

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

旁有一株李,颜色惨惨似含嗟。

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

忽忆前时经此树,正见芳意初萌牙。

奈何趁酒不省录,不见玉枝攒霜葩。

泫然为汝下雨泪,无由反旆羲和车。

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李花二首(其二)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拿。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

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帨无等差。

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李花赠张十一署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

朱辉散射青霞开,迷魂乱眼看不得。

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

欲去未到先思回,祗今四十已如此。

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形式: 古风

杏花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

曲江满园不可到,看此宁避雨与风。

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

鹧鸪钩辀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

岂如此树一来玩,若在京国情何穷。

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