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遣兴

山寺闭脩竹,偏宜静者居。

观空心已悟,集理事常虚。

日月供吟笔,乾坤入草庐。

何如钓台叟,得计在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山中的寺庙隐藏在修长的竹林中,特别适合宁静的人居住。
观察空无的心境已经领悟真理,处理世事总是保持虚怀若谷的态度。
日月星辰成为我诗篇的灵感源泉,天地万物融入这简陋的小屋。
比起钓鱼的老者,我更羡慕他们能从打渔砍柴中找到生活的智慧。

注释

山寺:指隐居的寺庙。
悟:领悟。
集理:处理世事。
日月:日日夜夜。
吟笔:诗篇的灵感。
草庐:简陋的小屋。
钓台叟:钓鱼的老者。
樵渔:打渔砍柴。

鉴赏

这首宋朝诗作《山居遣兴》是释斯植禅师的作品,以山寺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禅意。首句“山寺闭脩竹”描绘了山中寺庙环境清幽,修竹环绕,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次句“偏宜静者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环境对于喜欢安静的人而言是理想的住所。

第三句“观空心已悟”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空寂之境,内心已经领悟到某种超越世俗的智慧或禅理。第四句“集理事常虚”则揭示了诗人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认识,认为它们的本质都是空幻不实的。

第五、六句“日月供吟笔,乾坤入草庐”写诗人以日月星辰为伴,将广阔的天地融入自己的简朴生活,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何如钓台叟,得计在樵渔”以垂钓的老者自比,表达了诗人对渔樵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比世俗的追求更为明智和自在。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禅意人生观。

收录诗词(146)

释斯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竺山居

对雨吟方稳,西风忽晚晴。

野花沿涧白,秋意入帘清。

浅水藏鱼影,重林隔磬声。

是非尘外事,谁可继高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水石山居

静极青山里,松花满石床。

春风思华岳,夜雨梦潇湘。

人影归林薄,猿声出涧长。

心如无别事,同此闭闲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长洲夜泊

吴楚昔曾游,凄凉满客舟。

因思千古事,空起十年愁。

目尽他山少,江流远地秋。

今宵犹有月,不似庾公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东斋书事

客里吟情懒,天涯望欲昏。

断云流涧水,残月照衡门。

猿啸它山树,砧声何处村。

浮名身外事,于此不须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