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日楼为钱水部作

锡山之楼,水曹所构。下瞰百川,上临斗宿。

层楣切霄,飞栱丽昼。

龙鳞差差碧瓦齐,峻梯蜒蜿垂丹霓。

俯视穷四极,仰观凌太虚。

雕楹列琪树,天窗秘灵书。

三光无冬春,和气通华胥。

不睹奇谲迹,谁明此楼是仙居。

楼中之母健且康,脩眉如发双瞳方。

云冠峨倒影,烟袂飘空香。

真澄莹含元,穆坐楼中央。兰孙玉息,献斝称觞。

擘斑麟,炮紫凰。进文枣,倾瑶浆。

淋漓飒沓,罗列趋蹡。

舞拓拔,歌陵冈,一日愿作千岁长。

千岁长,万岁久,楼长新母长寿。

形式: 古风

鉴赏

《爱日楼为钱水部作》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边贡创作,描绘了锡山之楼的壮丽景象与楼中欢宴的盛况。

首先,诗人以“锡山之楼,水曹所构”开篇,点明了楼的位置与建造者。接着,“下瞰百川,上临斗宿”,展现了楼的高耸与视野的辽阔。随后,“层楣切霄,飞栱丽昼”描绘了楼的建筑特色,层次分明,直插云霄,白天时分,飞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龙鳞差差碧瓦齐,峻梯蜒蜿垂丹霓”两句,通过比喻和色彩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楼顶的瓦片排列整齐,如同龙鳞般错落有致;而通往楼顶的阶梯则如同蜿蜒的丹霞,增添了楼的神秘与壮观。

“俯视穷四极,仰观凌太虚”表达了站在楼上的广阔视野,无论是向下看还是向上望,都能感受到天地之间的浩瀚与宏伟。接下来,“雕楹列琪树,天窗秘灵书”描绘了楼内装饰的精美与神秘,雕花的柱子排列有序,仿佛镶嵌着琪树;而天窗则隐藏着古老的书籍,暗示着楼内的知识与智慧。

“三光无冬春,和气通华胥”则赞美了楼内四季如春、和谐安宁的氛围,仿佛与传说中的华胥国相通,充满了祥和与美好。

最后,“不睹奇谲迹,谁明此楼是仙居”表达了对楼的超凡脱俗之感,暗示它不仅是人间的楼阁,更像是仙境的存在。

在描述楼中场景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语言:“楼中之母健且康,脩眉如发双瞳方。”描绘了一位健康、眉目清秀的老妇人。“云冠峨倒影,烟袂飘空香。”通过云冠和烟袖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神秘与优雅。“真澄莹含元,穆坐楼中央。”形容她坐在楼中央,心如止水,充满神秘与庄严。“兰孙玉息,献斝称觞。”描绘了子孙围绕,举杯庆祝的温馨场面。“擘斑麟,炮紫凰。进文枣,倾瑶浆。”展示了宴席上的美食与美酒,充满了欢乐与祝福。“舞拓拔,歌陵冈,一日愿作千岁长。”表达了人们希望与这位老妇人共度千年的愿望,充满了对长寿与幸福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爱日楼的壮丽与楼中欢宴的盛况,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长寿的祝愿,是一首富有诗意与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弘治辛酉夏五月省元杜廷陈氏卧病旅邸予往问焉至则死矣逾四年其兄廷献会予京师言及泣数行下且谓不可无诗以哭其弟也追忆往事为补此篇

切切重切切,秋风桂枝折。

哀哀复哀哀,人归长夜台。

桐为棺兮席为舍,寒巷萧条日光下。

孤儿五岁初学行,向人啼父不成声。

访君来,哭君去。

乡路迢迢隔暝烟,潍水莱山渺何处。

形式: 古风

挽秦国声乃翁

天井峰头暮烟紫,少微星落山翁死。

山前新墓土累累,石门题著封君字。

封君在时山水光,鸡群寒鹤何昂藏。

一身独作乡社表,见者呼为王彦方。

自从仙游去不返,江波寂寂江花晚。

钓竿三尺挂垂杨,野径无人竹门掩。

有生会有死,全归诚独难。

名归隐逸传,衔称大夫官。

佳儿擅时誉,采采云中鸾。

恩华烛幽邃,紫诰双龙盘,封君九原心亦安。

呜呼,封君九原心亦安。

形式: 古风

节义歌为方少参大器作

囊金失,行子号,还子以金不受丝与毫。

良人殂,舅姑老,环堵麻衣不识门前道。

吁嗟乎墓中人,虽死死不孤。

诸郎致身文且武,恩光下照幽泉土。

妻也贞姬夫义夫,列传有名光烈祖,谁道今人不如古。

形式: 古风

朱子皋挽词

约食墩前起新庙,乡人共说朱郎孝。

朱郎能孝复能仁,眼看盗贼皆良民。

直拟贞心化强暴,岂料势穷翻杀身。

君不见钱塘潮,汨罗水,同是乾坤忠义鬼。

春草碧色江绿波,魂招不来将奈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