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二)

少年何所愁,愁见鬓毛白。

白更何所愁,愁见日逼迫。

移向东岱居,配守北邙宅。

何忍出此言,此言伤老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年轻的为何忧虑,忧虑的是看到头发变白。
头发白了又忧虑什么,忧虑的是岁月紧迫接近。
他决定迁移到东岱居住,守卫在北邙的住所。
怎能说出这样的话,这话会深深伤害年迈之人。

注释

少年:年轻人。
愁:忧虑。
鬓毛白:头发变白。
日逼迫:岁月紧迫。
东岱:地名,古代泰山别称。
配守:守卫。
北邙:地名,洛阳北郊的陵墓区。
老客:年长的人。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我”在年轻时就已经有了白发,显然是因为过度的忧愁所致。这份忧愁并非来源于物质或情感上的不满足,而是对生命短暂和时间紧迫的深刻体会。

“移向东岱居,配守北邙宅。”这两句表明诗人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以避世之心态来逃离现实世界带来的种种烦恼。然而,即便是在自然美好的环境中,诗人的忧愁依旧无法消散。

“何忍出此言,此言伤老客。”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或同道中人的关切,担心自己的话语会给他们带来痛苦。这里的“老客”可能是指那些和诗人共同度过时光、分享忧愁的人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发和日逼迫的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和时间无情推移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逃避世俗、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怀。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四)

两龟乘犊车,蓦出路头戏。

一蛊从傍来,苦死欲求寄。

不载爽人情,始载被沈累。

弹指不可论,行恩却遭刺。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六)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

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

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

相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七)

富儿多鞅掌,触事难祇承。

仓米已赫赤,不贷人斗升。

转怀钩距意,买绢先拣绫。

若至临终日,吊客有苍蝇。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九)

白鹤衔苦桃,千里作一息。

欲往蓬莱山,将此充粮食。

未达毛摧落,离群心惨恻。

却归旧来巢,妻子不相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