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九)

白鹤衔苦桃,千里作一息。

欲往蓬莱山,将此充粮食。

未达毛摧落,离群心惨恻。

却归旧来巢,妻子不相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白鹤叼着苦涩的桃子,长途跋涉只为片刻停留。
它想要飞往传说中的蓬莱仙山,用这桃子当作旅途粮食。
还未到达目的地,羽毛已因疲惫而脱落,孤独的心更加悲痛。
最终返回了原来的巢穴,却发现妻子儿女都不再相识。

注释

白鹤:一种象征长寿和仙道的鸟类。
苦桃:象征艰辛或苦难。
蓬莱山:神话中的仙山,象征理想或远方。
毛摧落:形容羽毛脱落,暗示疲惫不堪。
离群:离开群体,表达孤独或失落。
惨恻:悲伤凄切。
旧来巢:原来的巢穴,象征过去的家。
妻子不相识:暗示家人对归来者感到陌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鹤携带灵桃往蓬莱山的奇妙景象。"白鹤衔苦桃,千里作一息",展现了鹤鸟不畏艰辛,衔着神秘而珍贵的苦桃,穿越千里的长途,只为了一口气中的追求。"欲往蓬莱山, 将此充粮食"表达了仙鹤对仙境的向往,它将苦桃作为旅程中唯一的粮食。

然而,在这场幻想与现实交织的旅途中,却也透露出一丝哀伤和孤独。"未达毛摧落,离群心惨恻"显示了鹤鸟虽有高洁之志,但在追求过程中的无奈与孤立,它即便是那样的坚定,也难免会有失意时的凄凉。

最后,"却归旧来巢,妻子不相识"则是一种宿命的悲哀。鹤鸟回到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却发现连最亲近的人也不再认识它了。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带来的隔阂,更是对鹤鸟精神追求与世俗生活之间不可调和差异的一种深刻反映。

这首诗通过仙鹤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美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世界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

惯居幽隐处,乍向国清中。

时访丰干道,仍来看拾公。

独回上寒岩,无人话合同。

寻究无源水,源穷水不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一)

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

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

今生又不修,来生还如故。

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三)

低眼邹公妻,邯郸杜生母。

二人同老少,一种好面首。

昨日会客场,恶衣排在后。只为著破裙,吃他残䴺?。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五)

夫物有所用,用之各有宜。

用之若失所,一缺复一亏。

圆凿而方枘,悲哉空尔为。

骅骝将捕鼠,不及跛猫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