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二首(其二)

壮岁清源曾倦游,今朝大郡又封侯。

身安不用扶鸠杖,骨贵从知应虎头。

望阙承恩颜有喜,即家问政礼宜优。

济时事业需元老,莫遣空横野渡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年轻时曾在清源疲于游历,今日在大郡又获封侯爵位。
身体安康无需倚杖而行,高贵的骨头透露出虎威般的尊严。
遥望朝廷接受恩典面带喜悦,回到家中参与政事礼数应当周全。
为救世济民需要倚重元老,别让空荡的渡船横在江面无处停泊。

注释

壮岁:年轻时。
清源:地名,可能指诗人年轻时游历的地方。
倦游:疲于游历。
大郡:大的郡县,指诗人现在的任职之地。
封侯:古代授予功臣的爵位。
扶鸠杖:扶持着拐杖。
骨贵:比喻人的地位尊贵。
虎头:比喻威严或权势。
阙:皇宫,代指朝廷。
承恩:接受恩典。
问政:参与政治事务。
元老:德高望重的长者。
野渡舟:荒野中的渡船,象征无所作为。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迈所作,名为《再和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壮年时期曾经游历过许多清幽的溪源,如今又被封侯,地位显赫,但即便是这样,他也不需要依靠拐杖来辅助自己,因为他的身份尊贵,就如同虎头一般威严。

诗中的“望阙承恩颜有喜”表达了作者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而“即家问政礼宜优”则显示出他在家庭事务管理上也表现出了谨慎和得体。最后两句“济时事业需元老,莫遣空横野渡舟”意味着在处理国事的时候需要依赖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不应让无能之辈随意干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王迈的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士大夫阶层对于功名、地位与责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治理的一些看法。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再和二首(其一)

笔飞鸾凤墨翻鸦,白玉堂中懒草麻。

得句批风仍抹月,怡神饮露更餐霞。

公于轩冕浮名薄,帝念耆英宠礼加。

丕衍修龄全晚节,洋洋一札圣言嘉。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再和王君保定通判韵

覆雨翻云市道交,公持正论息群嘲。

风高莫送翎毛短,春煖难生土脉硗。

攻过每蒙奇药赐,卫生更借好方抄。

一阳来复骎骎泰,善类倾心望拔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再和陈侍郎子知丞寄桂香酒新到又令孙司户出柑为劝

柏叶椒花未报春,阳和先到四筵宾。

传观秀句堪呈佛,谛听清谈太迫人。

子舍香醪浮瓮碧,孙枝名果荐盘新。

却将甘旨分寒陋,尤见先生爱士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和陈起予二首(其一)

龙蛰藏身来者伸,不妨抱道且安贫。

昼眠经笥誇群弟,夜拥绨袍忆故人。

富贵未来招鬼笑,文章太好恐天嗔。

安排礼乐三千字,寓目他年许得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