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归旧山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

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

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

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山中云雾缭绕,蝉声盈满树木,想要停留却怎得安宁。
远赴京城归途已晚,独自告别孤峰更是艰难。
遥远的沙漠边疆,连雁影都未至,近处江面夜晚已先感寒冷。
虽然泉水石景值得留恋,匆匆行人却无心欣赏。

注释

山云:山中的云雾。
蝉满树:树上到处都是蝉的叫声。
欲住:想停留。
更何安:哪里能得到安宁。
上国:指京城、国都。
回将晚: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
孤峰:孤独的山峰,也喻指离别的地方。
别自难:告别非常困难。
碛遥:遥远的沙漠或石滩地带。
鸿未到:大雁还没有飞到这里。
江近:靠近江边的地方。
夜先寒:夜晚提前变得寒冷。
泉石:泉水和岩石,常指幽静的自然景色。
堪恋:值得留恋。
行人:过路的行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不愿看:没有心情去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日归向旧时之山的场景与情感。首句“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归宿的渴望和不安。蝉鸣声充盈于林,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彰显出他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则透露了诗人归程可能会迟缓,以及面对离别之苦痛。这里的“上国”指向故乡或旧时所在之地,而“孤峰”象征着孤独和挑战,表明即便是回到熟悉的地方,也难以割舍内心的牵绊。

接下来的“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则描写了秋日行程中的景色与氛围。远方的山川尚未抵达,而鸿鹄之声尚未来临,却已感受到江边夜晚的清冷,这些都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映射。

最后,“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则表明尽管自然景物令人留恋,但对于行者而言,旅途中的风光再美,也难以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这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对归宿的无奈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山水景物,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旅行中的哲思,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秋日归乡图。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秋日陪陆校书游玉泉

共爱泉源异,频来不觉劳。

散光垂草细,繁响出风高。

沫滞潭花片,沙遗浴鸟毛。

尘间喧与闷,须向此中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秋江霁望

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

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

山高孤戍断,野极暮天平。

渔父时相问,羞真道姓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从弟归泉州

问省归南服,悬帆任北风。

何山犹见雪,半路已无鸿。

瘴杂春云重,星垂夜海空。

往来如不住,亦是一年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从弟筹任告成尉

海上从戎罢,嵩阳佐县初。

故人皆羡去,吾祖旧曾居。

地古多生药,溪灵不聚鱼。

唯应寻隐者,闲寺讲仙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