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康县南野

鼓报黄昏各泊船,咿咿轧轧橹声连。

一双凫雁沧浪外,几个人家杨柳边。

红日落残钩挂月,白云捲尽镜磨天。

安南万里朝天客,暂借邮亭一夕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南康县南野景象。诗人以黄昏时分的场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鼓报黄昏各泊船”描绘了黄昏时刻,船只各自停靠岸边的情景,鼓声作为时间的标志,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接着,“咿咿轧轧橹声连”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橹声相连,仿佛是自然界最原始的音乐,悠扬而深沉。

“一双凫雁沧浪外”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两只野鸭在苍茫的水面上自由游弋,与远处的天际相接,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宁静的意境。随后,“几个人家杨柳边”则将视线拉回近处,几户人家依傍着杨柳,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和谐的生活画面。

“红日落残钩挂月”描绘了日落月升的过渡时刻,太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如同挂在天边的残钩,而月亮则悄然升起,照亮了夜空。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白云捲尽镜磨天”则用比喻的手法,形容天空如一面被磨光的镜子,云朵散去后,展现出一片清澈透明的景象。

最后,“安南万里朝天客,暂借邮亭一夕眠”点出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作为来自遥远安南的使者,他在这片土地上短暂停留,借宿邮亭,表达了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以及对这片美丽景色的欣赏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2)

安南使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被获叹怀

来游上国看中原,细嚼青松咽冷泉。

慈母在堂年八十,孤儿为客路三千。

心依北阙浮云外,身在西山返照边。

处处朱门花柳巷,不知归日是何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冬至车驾南郊

驾动百灵诃,斋宫午夜过。

礼行因日至,乐奏合云和。

配祖崇周典,祈年陋汉歌。

壁陈孤月满,燎发众星罗。

秩秩威仪盛,穰穰福祉多。

庆成应预喜,四海沐恩波。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送恩公还江心寺

上人居宝地,胜处是金山。

楼阁开天界,波涛隔世寰。

钟闻孤屿外,刹出乱云间。

螺女晨修馔,龙君夜叩关。

游方来暂会,辞阙去难攀。

旧业菱生沼,离城柳映湾。

衣沾炉气出,船载磬声还。

施贝来江估,持经化岛蛮。

诸缘除未早,半偈悟犹艰。

安得如康乐,登临此共閒。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焚香

艾纳山中品,都夷海外芬。

龙洲传旧采,燕室试初焚。

奁印灰萦字,炉呈玉缕文。

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

薄散春江雾,轻飞晓峡云。

销迟凭宿火,度远托微薰。

著物元无迹,游空忽有纹。

天丝垂袅袅,池浪动沄沄。

异馥来千和,祥霏却众荤。

岚光风捲碎,花气日蒸醺。

灯灺宵同歇,茶烟午共纷。

褰帷嫌放早,引匕记添勤。

梧影吟成见,鸠声梦觉闻。

方传媚寝法,灵著辟邪勋。

小阁清秋雨,低帘薄晚曛。

情惭韩掾染,恩记魏王分。

宴客留鹓侣,招仙降鹤群。

曾携朝罢袖,尚浥舞时裙。

囊称缝罗佩,篝宜覆锦熏。

画堂空捣桂,素壁漫涂芸。

本欲参童子,何须学令君。

忘言深坐处,端此谢尘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