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仇工部壁间古松图歌

苍松在山自奇古,灌木翳之人不惊。

忽然图向堂上壁,满坐叹息长风生。

交柯崛走森昼晦,其下将疑鬼神会。

雾雨寒霏虎豹毛,雷霆怒拆蛟鼍背。

乃知巨笔老且神,力斡造化雄千钧。

皇天不夭栋梁具,后土潜回霜雪春。

尔松已为人爱惜,见尔为尔生颜色。

山中岂无材木倚绝壁,未逢匠石嗟何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奉题仇工部壁间古松图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松图的壮丽景象。诗中通过“苍松”、“灌木”、“交柯”、“雾雨”、“雷霆”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磅礴的氛围,展现了古松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宏伟壮观的形象。

“苍松在山自奇古,灌木翳之人不惊。” 开篇即以“苍松”为中心,点明了松树的古老与独特,同时通过“灌木”衬托出松树的高大与威严,暗示了松树的独立与自由。

“忽然图向堂上壁,满坐叹息长风生。” 描述了这幅古松图被悬挂在厅堂之上的场景,引发了观者深深的感慨与赞叹,仿佛长风从画面中吹拂而出,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交柯崛走森昼晦,其下将疑鬼神会。” 进一步描绘了古松枝干交错、曲折蜿蜒的形态,仿佛在白天也能遮蔽日光,创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让人联想到鬼神聚会的场景。

“雾雨寒霏虎豹毛,雷霆怒拆蛟鼍背。” 通过“雾雨”、“虎豹毛”、“雷霆”、“蛟鼍背”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古松图的气势与震撼力,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美。

“乃知巨笔老且神,力斡造化雄千钧。” 最后两句揭示了这幅画作之所以能够如此生动、震撼人心,是因为画家运用了巨大的笔力与深厚的艺术造诣,不仅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还赋予了作品以生命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图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奇,也表达了对艺术家卓越技艺的敬仰与赞美。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艺术创作深刻理解的体现,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猛虎行

长林瑟瑟多悲风,猛兽引子戏林中。

白画横行动山谷,周遭十里无麋鹿。

路暗樵夫畏独归,行人愁向山家宿。

近山日日取牛羊,更齧居民横路傍。

民要耕田给仓庾,官家得知射杀汝。

形式: 乐府曲辞

赋得秋夜长送方叔高二首(其一)

秋夜长,长如岁。长如岁,尚可夜。凉薄人,不能寐。

群雁各南翔,一凫尚北飞。

团团素明月,流光照我衣。

当歌正激烈,慷慨送将归。

丈夫成名微亦足,焉能终夜悲刺促。

形式: 古风

赋得秋夜长送方叔高二首(其二)

秋月皎皎夜何长,念君客游思故乡。

当垆美人惜年芳,长夜起舞歌清商。

歌清商,送急管。为君酌美酒,请君勿辞满。

夜长迢迢漏未终,离思比之何时断。

离思长,夜犹短。

形式: 古风

浑沌石行

浑沌以来不可数,万八千岁生盘古。

絪缊乃在卷石间,光怪潜通落星渚。

来从鱼腹人尽讶,坐念武侯心独苦。

八阵图成泣鬼神,三江石转凋寒暑。

苍波喷浸圆且坚,鸡子结成生理全。

久当化鸟非为怪,犬未成羊亦可仙。

玉精隐月相照射,金液流霞纷绕缠。

轻清已判中黄外,元气犹涵太素前。

英雄事往唯存石,天衡地轴今谁识。

江上尝疑雾雨寒,坐中歘恐风雷黑。

摩挲直如见溟涬,位置岂肯同沙砾。

长路相将拂剑随,天阴勿使精灵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