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莘田学使自河南寄示新刻赋寄二首(其一)

敢言汉代朱槐里,善述龙门太史公。

已化文风来岭外,更移时雨到天中。

新栽桃李春争发,一顾骅骝野遂空。

闻说河清方献颂,大梁佳气正葱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题为《蒋莘田学使自河南寄示新刻赋寄二首(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友人蒋莘田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赏。

首联“敢言汉代朱槐里,善述龙门太史公”,以“朱槐里”和“龙门太史公”作为典故,赞美蒋莘田如同汉代的文学大家,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像司马迁一样善于记录历史,表达出对蒋莘田文学与历史研究双重才能的敬佩。

颔联“已化文风来岭外,更移时雨到天中”,进一步描绘蒋莘田的影响力。这里的“文风”指文学风格或文化风尚,“岭外”和“天中”分别代表南方和中原地区,暗示蒋莘田的作品不仅在南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将他的思想和文化精神传播到了中原地区,如同及时雨滋润大地,带来生机与繁荣。

颈联“新栽桃李春争发,一顾骅骝野遂空”,以“桃李”和“骅骝”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蒋莘田作品的影响力。桃李象征着受教的学生,骅骝则是骏马,比喻被蒋莘田作品启发和激励的人们。这一联通过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蒋莘田作品激发人们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的情景,如同春风拂过,万物生长。

尾联“闻说河清方献颂,大梁佳气正葱葱”,以“河清”象征国家的太平盛世,而“献颂”则表示蒋莘田的作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大梁是古代地名,这里代指蒋莘田所在的地方,佳气葱葱则形容这个地方充满活力和希望。这一联表达了对蒋莘田作品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期待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蒋莘田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作品影响力的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蒋莘田学使自河南寄示新刻赋寄二首(其二)

别来吟兴定何如,老树庭边客渐疏。

积水在门梅雨后,新蝉依岸荔香初。

中州纸贵今时赋,少室峰高昨日书。

犹记去年相送地,粤人千里拜干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魏子冲司马擢理军府时令子官桂林赋此志贺

桂江云接粤江云,小凤文如老凤文。

两地山川非远隔,九皋鸣和日相闻。

新开骥足俱千里,更绾铜符理六军。

魏绛自来多胜算,歌钟先见锡殊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过徐拜石横潭村居

云满空江覆渚葭,诸峰佳处不全遮。

十年有约横潭路,一棹初寻处士家。

深巷暮蝉和细雨,短篱疏树带高花。

此来卜隐兼耕读,相过从今未有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答闻一老僧

行脚轻千里,高年近百春。

虽云方外士,犹是老成人。

水笔随山笠,孤琴伴独身。

曹溪亲到后,何者是埃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