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翠行

钱君爱长松,不辨几千岁。

朝露滴空寒,夕吹起蔚荟。

根柯剥霜藓,户牖入天籁。

疑得飧苓方,颇见超尘态。

至今七十年,颜色曾未艾。

我欲识其人,远在千峰外。

归去视莲洞,怪石如抹黛。

安得驱秦鞭,与之斗珍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古翠行》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君对长松的喜爱以及长松的古老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长松历经岁月而不衰的坚韧生命力。

首句“钱君爱长松,不辨几千岁”开篇点题,直接表达了钱君对长松的深厚情感,而“不辨几千岁”则暗示了长松的古老,引人遐想。接下来,“朝露滴空寒,夕吹起蔚荟”描绘了长松在晨露与晚风中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根柯剥霜藓,户牖入天籁”进一步刻画了长松的形态与环境,霜藓覆盖的根部与天籁般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不仅赞美了长松的自然之美,也暗喻了钱君追求的精神境界。

“疑得飧苓方,颇见超尘态”通过想象钱君可能在寻找长生不老之术,侧面表现了他对长松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

最后,“至今七十年,颜色曾未艾”强调了长松历经七十年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时间的无常与生命的顽强。钱君虽已离世七十年,但长松依旧茂盛,仿佛是对他精神的延续与纪念。

“我欲识其人,远在千峰外。归去视莲洞,怪石如抹黛。安得驱秦鞭,与之斗珍怪。”表达了诗人对钱君的怀念与追寻,以及对自然奇观的向往。通过“莲洞”、“怪石”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神秘与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古翠行》通过对长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菊林

我游栗里间,问讯东篱下。

林莽杂荆榛,采菊不盈把。

夫君有奇癖,学圃意潇洒。

閒庭入山气,幽情未易写。

不知遇芳辰,谁为送酒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寿刘母熊孺人

昔我东家住,公干结交私。

阿母重怜爱,骨肉两不疑。

兰闺有新人,正当初嫁时。

上机织鸳绮,下机理茧丝。

中厨调八珍,北堂色怡怡。

夫子盛宾客,车马何逶迤。

揖让不虚往,觞豆具有仪。

辛勤卅年来,时变令人悲。

倏忽霜霰至,零落芙蓉枝。

文禽将匹雏,兰茗宿芳池。

羽翼渐以长,返哺慰所期。

春风吹杨柳,槁枯发柔滋。

谁云一女妇,能挽门祚衰。

遥持山中酒,为歌白璧诗。

他人应未识,犹有旧邻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齿摇

我当四十七,左辅倾天柱。

齿力从此衰,每逢辄一去。

去岁摧四车,败叶脱枯树。

又如连岸崩,欲支不得住。

存者十七馀,兀臲尚堪虑。

含饭常恐多,嗫胔未敢遽。

味损非禁斋,箸停岂厌饫。

平生嗜梨笋,对案今空具。

安得似壮时,入口随所遇。

笑惭龈腭掀,言妨音响误。

始知老作苦,却悔时虚负。

灰心谢烦动,缄舌绝閒语。

颓龄知复几,惜阴良可慕。

瞑来忽有省,自辨爱生故。

成毁递相寻,此理本明著。

翼角匪两全,寿夭岂前与。

胡不念朝闻,有身逆旅寓。

夕死且不辞,形残岂其惧。

形式: 古风

鸣琴篇赠刘南昌

山人抱绿绮,遗世栖青岑。

岂无孤鸾操,解囊披青衿。

一鼓桐山高,再鼓桐水深。

终焉鼓元气,列圣来森森。

赵生赏其妙,佐以猿鹤吟。

馀者多假寐,莫辨机浮沈。

刘子何方来,远自芝川浔。

缓体不胜衣,意态殊钦钦。

有如琼树枝,清标出乔林。

就我托信宿,愿闻太古音。

善听不在耳,伊人若可寻。

石莲幽且阻,春服随登临。

咏归适未厌,北征促持任。

希声入明堂,钟吕谐璆琳。

凤凰时一哕,啁啾罢春禽。

试以鸣百里,弦歌南浦阴。

阳春易生物,其感乐以湛。

清静资化理,乱绳当巨镡。

咸惊出爨下,玉轸徽黄金。

上以协解愠,可代丹扆箴。

下以宣八风,万类无慆淫。

眷言勤拂拭,尘土岁月侵。

谣俗苦更张,寡和匪直今。

大雅不常遇,能令群喙瘖。

下指勿激烈,激烈伤人心。

吾衰甚矣奚足问,欲奏清商思不禁。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