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四十五)

文王实剪魏,叔夜尸于市。

天子不为雠,雠乃作天子。

当时侍中君,衔愤栖田里。

新沓竟怜才,终烦司徒启。

惜哉荡阴役,终乃为雠死。

王裒恸蓼莪,独行表君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四十五,通过历史典故和人物命运的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复仇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文王实剪魏”引用了周文王翦灭魏国的历史事件,暗示了权力与征服的主题。接着“叔夜尸于市”则指出了失败者被公开示众的命运,暗含了对失败者的同情和对胜利者残酷手段的批判。

“天子不为雠,雠乃作天子”,这句话巧妙地将权力与复仇联系起来,探讨了权力如何可能转化为复仇的工具,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悖论:作为天子,本应以宽宏大度治国,而非沉溺于个人恩怨之中。

“当时侍中君,衔愤栖田里”,描述了一位忠诚的官员因不满而隐居乡间的情景,体现了对忠诚与无奈之间冲突的描绘。

“新沓竟怜才,终烦司徒启”,这里通过“怜才”与“司徒启”(可能指的是推荐或启用人才)的对比,反映了对人才使用与政治考量之间的微妙平衡的思考。

“惜哉荡阴役,终乃为雠死”,这句话直接点明了复仇的悲剧结局,荡阴役可能是指某种惩罚或劳役,最终导致了复仇者的死亡,强调了复仇行为的不可取及其带来的悲惨后果。

“王裒恸蓼莪,独行表君子”,最后两句通过引用《蓼莪》这一经典诗篇,表达了对忠诚和高尚道德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在现实世界中,保持高尚品德和忠诚往往伴随着孤独和牺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探讨了权力、复仇、忠诚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四十六)

晋武弛王度,隋文擅天刑。

于德实不竞,乘瑕乃合并。

苻秦任景略,七州差荡平。

慨然念大统,夫岂徒佳兵。

淮淝误一蹶,中原遂土崩。

竖儒轻相薄,志士叹无成。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四十七)

五胡肉晋室,聪勒独狞凶。

王族无完领,万姓一釜中。

靳准小竖子,而乃夷聪宗。

冉闵差强意,羯血三台红。

伊昔新城役,坑秦快六雄。

天地诚不仁,代报以无终。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四十八)

晋昭实剪商,诞也谊弗受。

麾下数百人,一一田横友。

矫矫继汉龙,夫岂称魏狗。

攸之扶宋倾,迥为宇文守。

二李起南北,慨焉捐其首。

于心岂尽纯,于道良无疚。

奉玺者何人,心死亦已久。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四十九)

晋元起微弱,夷吾为始兴。

武德中不竞,因事就功名。

当时铮铮者,仅一陶士行。

坐观武昌变,龃龉历阳兵。

珍贿倾王室,睥睨折翼征。

竖儒不睹事,谬比于孔明。

所以柴桑叟,愤然振家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