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四十八)

晋昭实剪商,诞也谊弗受。

麾下数百人,一一田横友。

矫矫继汉龙,夫岂称魏狗。

攸之扶宋倾,迥为宇文守。

二李起南北,慨焉捐其首。

于心岂尽纯,于道良无疚。

奉玺者何人,心死亦已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一,具体为第四十八首。诗中通过列举历史上多位名臣的忠诚与决绝,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和对权势的深刻反思。

首句“晋昭实剪商,诞也谊弗受”,以晋昭公剪商为典故,引出对忠诚与背叛的讨论。晋昭公在位期间,曾试图削弱强大的卿大夫势力,但最终失败。这里借晋昭公的故事,暗示了权力斗争中的复杂性和牺牲。

接下来,“麾下数百人,一一田横友”引用了田横的故事,田横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将领,他拒绝投降秦军,最终自杀。这里的“麾下数百人”象征着跟随者,而“田横友”则代表了忠诚与牺牲的精神。

“矫矫继汉龙,夫岂称魏狗”对比了汉朝与魏朝的君主,前者象征着尊严与正义,后者则被视为卑微与屈辱。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推崇和对低俗行为的批判。

“攸之扶宋倾,迥为宇文守”提到的是历史上的两位忠臣,他们分别在宋朝和北周时期,面对国家危难,选择了坚守职责,体现了忠诚与勇敢。

“二李起南北,慨焉捐其首”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两位英雄李密和李元吉,他们在各自的战场上英勇作战,最终壮烈牺牲。这里通过他们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

最后一句“于心岂尽纯,于道良无疚”表达了诗人对忠诚者的理解和支持,认为他们虽然可能在情感上有所挣扎,但在道德上是无愧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忠诚、牺牲、道德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忠诚者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四十九)

晋元起微弱,夷吾为始兴。

武德中不竞,因事就功名。

当时铮铮者,仅一陶士行。

坐观武昌变,龃龉历阳兵。

珍贿倾王室,睥睨折翼征。

竖儒不睹事,谬比于孔明。

所以柴桑叟,愤然振家声。

形式: 古风

题阙(其五十)

太元抗强秦,江左一安石。

惜哉饶远量,而乃乏远策。

车骑实堪胜,用胜良未得。

淮淝再鼓后,全秦皆丧魄。

胡不遂长驱,归来偷宴息。

坐视慕容炽,依然限南北。

形式: 古风

题阙(其五十一)

伯仁负高名,惟能日洪醉。

深源负高名,老大不晓事。

不用人若失,用之反成累。

俯仰宇宙间,名虚复何冀。

处仲与灵宝,犹能乱人世。

形式: 古风

题阙(其五十二)

明德擅轩龙,不及宋贵人。

元魏为残忍,立庶戕其亲。

亚子矫之谬,嫡后为大嫔。

苟在快其私,毋乃乖天伦。

胤体登宸极,往往称并尊。

并尊无乃过,隆养礼亦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