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
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
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温馨场景。"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表达了诗人对聚会中友朋欢聚之情的喜悦,以及对于那些还未来得及参与的人物表示理解和包容。接下来的"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则是说到了天色渐晚时光,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和对古代文学的追忆。
第三句"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中,绛叶指的是紫红色的枫叶,它们覆盖在空旷的石墙上,而黄花则是指菊花,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又略带哀伤的秋日氛围。诗人用这种景物描写来表达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映射了诗人的情怀。
最后两句"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则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在悠然的心境。诗人似乎在说,只要心中有所寄托,就不必追求过多外在的功名或是攀登。这种心态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清逸脱俗和淡泊明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良牧徵高赏,褰帷问考槃。
岁时当正月,甲子入初寒。
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
仍怜门下客,不作布衣看。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
逸气旧来凌燕雀,高才何得混妍媸。
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