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死中原百战争,流芳遗臭各垂名。
思量陈寿已饶舌,又费先生一管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所作,名为《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万死中原百战争”,这两句开篇便描绘出历经无数战乱的中原大地,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万死”指代着无数英雄的牺牲和悲剧命运,而“百战争”则概括了三国时期频繁的军事冲突。这两句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
“流芳遗臭各垂名”,接着诗人提到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字的人物,无论是功过百样,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在这里,“流芳”指的是美好的名声,而“遗臭”则暗示了不良的影响或恶名。两者并举,表明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
“思量陈寿已饶舌”,这句诗转而对陈寿进行赞誉。陈寿是东晋时期的史学家,以其《三国志》著称于世。诗人这里提到“已饶舌”,表明了陈寿在历史评价上给予人物公允之语的态度。
最后,“又费先生一管城”则是在赞美另一位历史学者费谦(费先生)。这里的“一管城”是指费谦对待史实的严谨和细致,宛如用笔画城一般。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学家公正记载的赞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他对于历史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那些能够秉持公心评价历史人物的史学家的崇敬之情。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高门拂日琼为树,呼我不来那肯过。
不知此花有何好,寒乡日日用亡何。
香气恼人休不得,荒林月里夜相过。
花应笑客有底急,客若不来花奈何。
人间不尽春来意,恰则一枝梅更疏。
待得和羹几时在,祗今风月上新除。
短篷三尺寄烟波,短褐休休岁月过。
江海不知戎马事,酒酣搔首唱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