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开元寺示诸子

三十年前住此峰,白云流水见相从。

那知此日东林会,更听开元寺里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宿开元寺示诸子》,通过回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首句“三十年前住此峰”,诗人以倒叙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时空,三十年前,他曾经居住在这座山峰之上。这一句不仅勾勒出时间的跨度,也暗示了诗人与这座山峰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接着,“白云流水见相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白云飘逸,流水潺潺,它们与诗人相伴,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世界。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界的元素仿佛有了生命,与诗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那知此日东林会”转折中带着一丝意外和感慨,三十年后的今天,诗人再次相聚在东林寺,这种重逢既令人惊喜,又不免让人感怀时光的流逝。这里的“东林会”可能指的是某种聚会或集会,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更听开元寺里钟”则将思绪引向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追忆。钟声悠扬,不仅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心灵的呼唤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这句诗以钟声为媒介,连接了过去、现在与未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时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展望,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重寄伯承

桃花不似玉颜红,顾影扬蛾入汉宫。

才说长门人便老,黄金无赋买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答殿卿潞河旅次见忆之作

十载萧条作逐臣,长安明日更逢春。

那能不醉新丰酒,且自江湖忆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

锦溪人醉接䍦斜,邀客看花右史家。

右史未归休下马,长安城里正看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其一)

上苑繁华此一时,牡丹偏媚汉宫姿。

故园春色无人赏,零落空山只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