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其一)

上苑繁华此一时,牡丹偏媚汉宫姿。

故园春色无人赏,零落空山只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在上苑的繁华与汉宫的娇媚,对比之下,表达了对故园春色的怀念和感慨。首句“上苑繁华此一时”,开篇即点出牡丹盛开的盛况,上苑作为皇家园林,牡丹在此时此刻绽放得最为灿烂。接着,“牡丹偏媚汉宫姿”一句,将牡丹的美与汉宫的风韵相融合,暗示了牡丹不仅美丽,更有着独特的气质,如同汉宫的华贵与典雅。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眼前的美景上,而是转向了对故园春色的回忆。“故园春色无人赏”,这一句充满了淡淡的忧伤,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这繁花似锦的季节,故园的春色却无人欣赏,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最后,“零落空山只自知”,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在空旷的山间,牡丹的凋零无人察觉,只有它自己知道这一切,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故园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故园的深深怀念,情感细腻而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其二)

长安何处买花还,玉女窗前两度攀。

可惜汉宫都不管,一枝春色借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

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赠周象贤明府

汉家当日渡兰津,铜柱西南尽外臣。

才子似君难便得,始知元不为巴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春尽芭蕉未著花,玉兰双倚丽人斜。

何如南郡从游日,一面红妆出绛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