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寺作寄刘书记

坐近松风骨自寒,茅斋直拶白云边。

玄关不闭何人到,此事谁论在佛先。

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

今朝林下忘言说,强把新诗寄谪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山甫的作品,名为《禅林寺作寄刘书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禅林寺中的宁静与超脱,以及他对于佛法修行的理解和态度。

“坐近松风骨自寒”一句描绘了诗人独处于幽深的松林之中,感受到了秋风的萧瑟,这种景象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的融入,也隐含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茅斋直拶白云边”则表明诗人在禅房中直接面对着飘渺的白云,这里面的“直拶”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心灵与自然之间的直接交流,也反映出他对于禅修生活的专注和投入。

“玄关不闭何人到”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问题,意在探讨禅宗中关于心灵门户的开合。玄关即是心灵的深处,不闭则意味着对一切事物的接纳与包容,这也是一种对于外界干扰的超然态度。

“此事谁论在佛先”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一种理解,似乎在说这种心灵的交流和理解超越了世俗的言语和讨论,而直接触及到了佛陀所开示的道理。

接下来的两句:“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则是诗人对待友人的态度。这里面“留一句”可能是指诗人希望得到某种指导或启发,而“答全篇”则表明他愿意以自己的理解去回应和讨论。

最后两句:“今朝林下忘言说,强把新诗寄谪仙”,诗人在禅林之中找到了忘却语言的宁静世界,并通过创作诗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和体验。这里面的“强把新诗”可能意味着他虽然不善于言辞,但还是希望通过诗歌来传递自己的心得。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禅林寺中对于自然、佛法与自我的深刻感悟和思考,流露出一股超然世俗、追求精神修养的高洁情怀。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刘书记见赠

吟近秋光思不穷,酷探骚雅愧无功。

茫然心苦千篇拙,瞑坐神凝万象空。

月上开襟当北户,竹边回首揖西风。

知音频有新诗赠,白雪纷纷落郢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落花

落拓东风不藉春,吹开吹谢两何因。

当时曾见笑筵主,今日自为行路尘。

颜色却还天上女,馨香留与世间人。

明年寒食重相见,零泪无端又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赋得寒月寄齐已

松下清风吹我襟,上方钟磬夜沉沉。

已知庐岳尘埃绝,更忆寒山雪月深。

高谢万缘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师心。

岂知名出遍诸夏,石上栖禅竹影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道李秀才入军

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书生只是平时物,男子争无乱世才。

铁马已随红旆去,同人犹著白衣来。

到头功业须如此,莫为初心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