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一)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

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

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

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傍晚山色与浮云交织,归途恐怕会迷失方向。
山涧寒冷,仿佛人将要抵达,村庄已暗,鸟儿应当已经归巢。
野外的客人住的小茅屋,农家的树木低矮而密集。
我早已熟悉那个懒散的叔叔,现在需要你带路才不会迷路。

注释

山晚:傍晚时分。
浮云:飘浮的云彩。
归时:返回的时候。
恐:担心。
路迷:迷失道路。
涧寒:山涧寒冷。
人欲到:人想要到达。
村黑:村庄昏暗。
鸟应栖:鸟儿应该已经栖息。
野客:野外的客人。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田家:农家。
树木低:树木低矮。
旧谙:熟知。
疏懒叔:懒散的叔叔。
须:需要。
汝:你。
故相携:特意相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归乡的画面,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温暖的情感。山晚浮云合,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天色已晚的感觉,诗人担心回家的路会迷失方向,这种担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急切与不安。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静谧和孤寂的情绪。

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述,勾勒出一个温馨而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

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亲人、朋友或同伴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即便是久别重逢,也要保持那份纯真和关怀,这种情感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不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句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是一首充满温情和哲理的好诗。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二)

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

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

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

老人佗日爱,正想滑流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三)

几道泉浇圃,交横落慢坡。

葳蕤秋叶少,隐映野云多。

隔沼连香芰,通林带女萝。

甚闻霜薤白,重惠意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初月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初冬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

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