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五日风

十月五日风,俗占端可验。

常年谁能记,两岁入程椠。

去年当此月,初三月未艳。

暮下陈村庄,夜投象原店。

道边人未眠,山曲灯微闪。

时经兵火馀,惊问暗窥觇。

往扣瓜葛门,炊糜聊属厌。

仲叔为猪肝,不辞口腹玷。

回思万马惊,心掉舌为舚。

恐恐如有追,昧爽踏霜霰。

横山过西田,恶风吹欲阽。

萧萧三两家,逋流已先占。

怜我是官人,枯薪许分㮇。

时艰无沽户,粗粝得充歉。

我行仆忙追,赵坑石排剑。

荒蹊陟崇冈,奔湍啮深堑。

有坞当中心,纸乡家自赡。

主人褐宽博,黄泥补茨苫。

邀我劝我留,铺床展伸欠。

少妇亦解事,炉中添燄燄。

我意自多危,岌岌急风缆。

蓐食入雪楼,山深路犹闇。

冰柱照层崖,霜花滑断磡。

山家喜客来,开门容弛担。

翁媪互行酌,畦菜许分盐。

此日气颇舒,愁新欢得暂。

文叔因饥寒,豆粥怀一啖。

劳薪与鍊炭,至此成针砭。

颇怪少陵妻,粉黛未忘艳。

今辰复此日,山庵私酒酽。

扫林三日风,纸帘垂襜襜。

患难几人全,生存吾已忝。

十月五日风,艰难须在念。

形式: 古风

翻译

十月五日刮大风,民间习俗预测应验。
常年的事情谁记得清,两年的经历刻入心版。
去年这个时候,月亮刚到初三,不太明亮。
傍晚路过村庄,夜晚投宿象原店。
路边的人还未睡,山路曲折处灯光微闪。
经历战乱后,人们惊恐地暗中窥探。
敲开瓜葛人家门,只为一碗粥充饥。
仲叔烹制猪肝,不顾口腹之嫌。
回想那万马奔腾的惊险,心慌舌颤。
担心被追赶,黎明踏着霜雪前行。
横穿山岭到西田,强风吹得人心惊。
稀疏的两三户人家,流离失所者已占先。
可怜我是个官员,只能分得些枯柴。
世道艰难买不到酒,粗粮勉强填饱肚子。
仆从忙碌追赶,走过赵坑石剑林。
荒径上坡,急流啃噬深沟。
有个坞堡在中央,造纸人家自给自足。
主人衣衫宽大,用黄泥修补茅屋。
主人热情挽留,铺床让我休息。
少妇也善解人意,炉火添旺煮饭。
我心中忧虑重重,如缆绳在疾风中摇摆。
清晨踏入雪楼,山路深邃仍昏暗。
冰柱映照悬崖,霜花使路面滑溜。
山民见客欢喜,开门放下担子。
老夫妇互相敬酒,分享菜蔬和盐。
今日气氛稍缓,忧愁暂被欢愉驱散。
文叔因饥饿寒冷,渴望一碗豆粥。
辛勤劳作和炼炭,此刻都成为痛苦的提醒。
奇怪杜甫的妻子,即使困苦仍不忘美丽。
今日又逢此景,山庵里的私酿醇厚。
连刮三天的风,纸帘随风飘摇。
多少人在患难中丧生,我能活下来已属侥幸。
十月五日的风,艰难时刻需铭记。

注释

俗占:民间习俗的预测。
程椠:刻录两年经历。
初三月未艳:指月亮刚到初三,不甚明亮。
萧萧:形容稀疏的声音。
逋流:逃亡的人。
褐宽博:穿着宽大的褐色衣服。
炉中添燄燄:炉火旺盛。
岌岌:形容危险或不安。
冰柱:结冰的柱状物。
霜花:霜冻形成的花纹。
山庵:山中的小庙。
私酒:自家酿制的酒。
襜襜:形容纸帘随风飘动的样子。
患难:困苦和灾难。
忝:谦辞,表示自己有愧于。

鉴赏

这首宋诗《十月五日风》是舒岳祥所作,描绘了诗人经历的一场风雨,以及由此引发的旅途见闻和感慨。诗中通过细致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战乱后乡村生活的艰辛,如兵火后的痕迹、百姓的流离失所,以及主人家的热情款待。诗人以“我意自多危,岌岌急风缆”表达了自身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敏感,同时也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冰柱照层崖,霜花滑断磡”,形象地刻画了风后严寒的景象,而“山家喜客来,开门容弛担”则展现出人情的温暖。诗人以“文叔因饥寒,豆粥怀一啖”揭示出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同时借杜甫之妻不忘粉黛的典故,表达对和平与富足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展示了诗人个人的际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月初三日自邑夜归

北风茅店晚炊迟,吠犬声中踏黑归。

溪上人家应夜绩,松明一点出疏篱。

形式: 七言绝句

十月初五日重赋菊

昔人十月菊,已恨光景衰。

今兹十月菊,瘦蕊未觉迟。

两年无官历,弦望占盈亏。

人言闰在子,节候固应违。

此物秉坚正,未怕风霜欺。

宁同此身槁,不与清香离。

香性自流传,更过梅花枝。

形式: 古风

十虫吟(其三)

虫有络纬婆,如缫复如纺。

豆篱秋雨馀,秉烛不须网。

置之银丝笼,因而入罗幌。

偏资儿女玩,终夜奏繁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十虫吟(其九)

虫有撺梭子,头腹俱锐长。

绿衣而绛里,飞跃低踉蹡。

名我固甚善,所愧无筐箱。

维天有南箕,不可以簸扬。

微虫人强名,此岂彼窃攘。

秋田蚱蜢横,暗野如飞蝗。

索索浅草中,不倚两股强。

类中最善类,霜露死其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