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居山二首(其二)

搜奇头欲改,禹穴未得傍。

忽慕麦斜岩,玄境足佳况。

连峰削芙容,石门天下壮。

筼筜复修纤,天声落屏嶂。

云居独奇绝,遐思愈飞飏。

以兹发高踪,力欲排云上。

百息径崄艰,一眺极沆漭。

鹓鸾税仙骖,芝荪洗凡状。

试按山海图,一一皆不妄。

虽然羸瘵成,已过平生望。

应悲蜉居子,兀兀坐盆盎。

吾将从卢敖,直与云露抗。

西凌昆崙风,东薄沧海浪。

前期邈悠悠,拊膺以惆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云居山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搜奇头欲改”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决心。接着,“禹穴未得傍”暗含着对历史英雄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探索之路的艰难。

“忽慕麦斜岩,玄境足佳况。”诗人突然向往起麦斜岩的神秘玄妙之地,那里充满了令人愉悦的景象。接下来的几句“连峰削芙容,石门天下壮”,描绘了山峰的峻峭和石门的雄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

“筼筜复修纤,天声落屏嶂。”筼筜(一种竹子)在山中生长,显得修长而纤细,仿佛天籁之音落入屏嶂之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云居独奇绝,遐思愈飞飏。”云居山的奇景让诗人的思绪飘向远方,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以兹发高踪,力欲排云上。”诗人决定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努力攀登至云端之上。然而,“百息径崄艰,一眺极沆漭。”登山之路充满险阻,但每一步都让视野更加开阔,直至极目远眺,天地间一片浩瀚。

“鹓鸾税仙骖,芝荪洗凡状。”鹓鸾(传说中的神鸟)和仙人乘坐的车马,以及灵芝和兰草,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试按山海图,一一皆不妄。”诗人试图对照山海经这样的古代地理书籍,发现其中的描述都与眼前所见相符,没有丝毫夸张。

“虽然羸瘵成,已过平生望。”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这次登山之旅已经超越了他以往的所有期望。

“应悲蜉居子,兀兀坐盆盎。”诗人联想到那些生活在狭小盆盎中的蚂蚁,感叹它们生活的局限性,反衬出自己追求自由和广阔天地的决心。

“吾将从卢敖,直与云露抗。”诗人表示将追随卢敖(古代隐士),与云雾和露水为伴,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

“西凌昆崙风,东薄沧海浪。”诗人想象自己穿越昆仑山的狂风,直面大海的波涛,展现了他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

“前期邈悠悠,拊膺以惆怅。”回顾这次登山之旅,诗人感到时间漫长且充满感慨,心中既有满足也有遗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壮丽自然和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下何岭

云居不可升,塞型眇天上。

讽然下何岭,歘若坠青嶂。

数日愁险艰,及此爱平旷。

林墟相维亘,川原亦排荡。

春容丽华滋,百草不相放。

踌躇谷鸟喧,坐失青藜杖。

山中胜事繁,林叟重揖让。

岂无山水癖,筋力故莫彊。

栗里在人境,君子有末尚。

形式: 古风

溪上

南行遵溪浒,流景何楚楚。

溪毛绣藻蘩,游鱼聚相喣。

锦石亦参错,绿发明可数。

小者如卧羊,大者如伏虎。

飞湍所磨荡,兀兀自太古。

丛薄交深春,不但蔚榛楛。

兹游倦登陟,到此一延伫。

况有令主人,意气不为忤。

担囊轻百里,一一适我所。

春花未终极,岂即怀故土。

锦江非不佳,人情薄如楮。

西游杜陵老,安得免愁苦。

形式: 古风

复晴趋仙邑

晴光荡游目,一雨山逾碧。

翛然戒晨征,乃尔骋双屐。

修林静宿氛,故术没行迹。

仆夫重远路,贱子有奇癖。

南循抵仙城,北放兰阪陌。

波岭行有需,朋曹意安极。

我生无漫游,允得就三益。

形式: 古风

古意三首(其一)

蓬门霜雪繁,玉颜苦禁当。

稍识春风面,春风转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