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重至南安夜步城头望月

悠悠人事重经眼,㶁㶁溪流旧绕墙。

明月入怀添悱恻,野禽呼我共苍茫。

客中作客知官味,山外看山惜夜光。

闻道今年渐生聚,边风吹过总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南安城头漫步时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悠悠人事重经眼,㶁㶁溪流旧绕墙”以悠长的时间感和熟悉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着时光流转与环境的不变,引发对过往的回忆与感慨。

颔联“明月入怀添悱恻,野禽呼我共苍茫”将自然界的月亮与诗人的情感相融合,明月仿佛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而远处的野禽似乎也在与诗人一同感受这广阔天地间的寂寥与苍茫。

颈联“客中作客知官味,山外看山惜夜光”则转而探讨了诗人作为客居他乡之人,对于官场生活的理解与无奈,以及对远方景色的欣赏与珍惜,夜光的流逝象征着时间的匆匆,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尾联“闻道今年渐生聚,边风吹过总凄凉”表达了诗人对今年逐渐聚集的人群的观察,以及边风带来的普遍凄凉之感,既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也是诗人个人心境的投射,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态中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驻大庾边境万山中阅南洋报知伯严梅庵宴樊云门前辈于六朝松树下即席有诗次韵奉和

乘溜下绝涧,竹筏如怒马。

农夫献家酿,酌以牛角斝。

如何万仞山,低首荒城下。

蛮歌迎七姑,铜鼓闹春社。

久与枯僧邻,此景觉妍冶。

冲风脚力健,曝日面皮赭。

怪鸟雾中来,怒爪堕檐瓦。

苍苍者山川,何处界文野。

羊菌意有棱,猫笋可盈把。

虽无李侯馔,适口吾聊且。

一幅蛮荒图,悲来不能写。

亦有百尺松,龙鳞尤古雅。

不放六朝青,遂令知者寡。

可怜王谢辈,同是悠悠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其一)

炎方十日愔愔雨,断送残春作早秋。

鹜鸟有群皆独立,奇峰难画任冥搜。

眼前事了未全可,胸次月明真不愁。

便拟从容理归棹,从君袖手看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其二)

词人例作伤时语,真感何因入肺肠。

物论齐无书万卷,国身通有泪千行。

羡君遗世换诗骨,笑我倾愁挥夕阳。

琢句未除文字障,不知文字已沧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通天岩夜坐书怀(其一)

山僧头未白,一树已飘零。

石古云无性,潭空月有灵。

暮天同脉脉,生事但冥冥。

不识禅关近,藏山雨气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