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年相识少相亲,逆旅来过不厌频。
贵贱虽殊皆白发,田园有处避红尘。
玉壶且醉蓝山月,丹鼎须分葛井春。
更约明年同钓石,桃花溪上两乌巾。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寄给友人葛仲温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中年相识少相亲”,写出了中年时期朋友间的难得亲近,但诗人却乐于频繁造访友人,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接下来的“贵贱虽殊皆白发”,强调了无论身份高低,岁月已使他们共同步入老年,暗示了人生的沧桑与世事的无常。
“田园有处避红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自然中远离世俗的纷扰。诗人提议“玉壶且醉蓝山月”,借酒消愁,享受月色下的宁静,进一步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而“丹鼎须分葛井春”则暗指与友人共享草药的养生之道,寓意着他们的友谊深厚且富有哲理。
最后两句“更约明年同钓石,桃花溪上两乌巾”,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未来,一同垂钓溪边,头戴乌巾,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表达了对友情的坚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高尚情操。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几年韬隐武夷山,肯向秋风换壮颜。
卖药偶从城里过,围棋谁伴橘中閒。
先天龟筴传神妙,何日刀圭乞火还。
不信尘埃空老大,溪头已结屋三间。
八十犹传不入城,南州耆旧传应成。
自歌白石时长短,谁信沧溟又浅清。
纵目已随春树远,离愁更与暮云平。
凡材蒲柳多先悴,常向山中说姓名。
九曲溪头问草堂,名山不隐又还乡。
画船邀客湖光近,金刹题诗竹影凉。
帷幄十年心最苦,幅巾三径意何长。
不知听罢山阳笛,泪向南云落几行。
三年不见一书来,况忆论文共举杯。
药笼素无医国术,盐车空绊济时才。
只今馆阁思耆旧,何用山林问草莱。
落日题诗劳怅望,南天万里雁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