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顾天石二首(其二)

辟疆文柄昔谁操,睥睨曾空一世豪。

南国旧家名父贵,东林坛坫异时高。

且藏白玉需良价,莫厌缁尘上敝袍。

积雨三城羁绪恶,赋诗休遣梦魂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答顾天石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世事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辟疆文柄昔谁操,睥睨曾空一世豪”以“辟疆文柄”开篇,借以比喻文才出众之人,表达了对过去文坛领袖的敬仰与怀念。接着,“睥睨曾空一世豪”一句,通过“睥睨”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出这些文人曾经在文坛上的辉煌成就,仿佛他们的眼中能俯瞰整个时代,展现出他们的自信与豪迈。

颔联“南国旧家名父贵,东林坛坫异时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目光转向历史与地域的对比。这里提到的“南国旧家”与“东林坛坫”,分别代表了南方的文风与北方的学术氛围,暗示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人风采。通过“名父贵”与“异时高”的描述,诗人不仅赞美了这些文人的地位与成就,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感慨。

颈联“且藏白玉需良价,莫厌缁尘上敝袍”则转而探讨个人的处世哲学。诗人以“白玉”象征珍贵的才华与品德,强调在未得到恰当的赏识与价值体现之前,应保持谦逊与耐心;同时,“缁尘”与“敝袍”则代表了世俗的尘埃与生活的简朴,提醒人们不应因追求外在的荣誉而忽视内心的修养与真实的自我。

尾联“积雨三城羁绪恶,赋诗休遣梦魂劳”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环境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在连绵不断的阴雨中,诗人身处异地,内心充满羁绊与忧愁。在此背景下,他劝告自己,即使赋诗抒怀,也不应让思绪过于劳顿,以免加重内心的负担。这一句既是对自身情感状态的写照,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慰藉,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寻找心灵的宁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文人风骨、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答朱彦则二首(其一)

云间坛坫世同推,之子南来慰所思。

白石砂床勾漏客,清秋幕府杜陵诗。

句如初日斯为美,曲是阳春和自迟。

咫尺端溪不谋面,与君俱有鬓边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答朱彦则二首(其二)

民俗凋疲只愿闲,每飞符檄靖诸蛮。

著书名在千秋后,借箸功存五岭间。

绮里芝荣谁共采,盖公堂迥杳难攀。

何时邂逅嵩台月,卮酒相从一解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姚上宁归潮阳

洗后高桐不染尘,小池西畔草如茵。

十旬积雨愁嘉客,两度离家愧主人。

龙剑飞潜原有数,马翁得失孰为真。

三年看尔冲天羽,万里抟风慰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其一)

一春飞电不停光,谁纵群阴共闭阳。

出谷野云笼树白,漫堤湖水入江长。

莺辞青帝啼犹湿,燕得晴天喜欲狂。

想到六如亭下路,屐泥封尽落花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