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上宁归潮阳

洗后高桐不染尘,小池西畔草如茵。

十旬积雨愁嘉客,两度离家愧主人。

龙剑飞潜原有数,马翁得失孰为真。

三年看尔冲天羽,万里抟风慰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姚上宁归潮阳》。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洗后高桐不染尘,小池西畔草如茵”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开篇,高高的梧桐树经过清洗后,不沾染丝毫尘埃,小池边的草地如同柔软的绿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预示着送别场景的庄重与美好。

颔联“十旬积雨愁嘉客,两度离家愧主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连续十旬的雨水让佳客感到忧愁,而诗人两次离开家园,内心充满愧疚,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哀伤。

颈联“龙剑飞潜原有数,马翁得失孰为真”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友人比作飞潜的龙剑,暗示其才华横溢,未来有望大展宏图;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得失的哲思,指出世间事物的变易无常,让人深思。

尾联“三年看尔冲天羽,万里抟风慰老亲”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期待友人能够展翅高飞,成就一番事业,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关怀与安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又蕴含了对人生、友情及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诗。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其一)

一春飞电不停光,谁纵群阴共闭阳。

出谷野云笼树白,漫堤湖水入江长。

莺辞青帝啼犹湿,燕得晴天喜欲狂。

想到六如亭下路,屐泥封尽落花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其二)

春来何处去何归,世上关心者亦稀。

老景渐知前路逼,新花应又一年违。

桥边激激催流水,塔外层层透落晖。

深羡使君闲此日,野人经月未开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其三)

借却今朝补昨旬,历书新纪祝融神。

金乌落尽无晴日,蜀魄啼衰有恨身。

星火尚传羲叔宅,箫韶曾是帝虞巡。

从他节序相流易,四百罗浮只自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其四)

欲送归云不可寻,读君诗句费沈吟。

春无白日常疑浅,水到沧溟未是深。

野竹生来饶苦节,渚莲开后见同心。

最怜犀带桥头月,他夕分明照客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