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溪十首.架水藤

濛濛紫花藤,下复清溪水。

若遣随波流,不如风飘起。

风飘或近堤,随波千万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茂盛的紫色花朵缠绕着藤蔓,下面流淌着清澈的溪水。
如果让它顺流而下,还不如让风吹动它升起。
风吹起时,它可能会靠近河堤,而在水流中则可能漂浮千里之外。

注释

濛濛:形容茂盛、模糊的样子。
紫花藤:紫色的开花植物,可能是牵牛花之类的。
清溪水:清澈的小溪流水。
随波流:顺着水流的方向移动。
风飘起:被风吹起来。
堤:河岸或堤坝。
千万里:形容距离非常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风光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漂泊生涯的向往。开篇“濛濛紫花藤”给人以温馨而神秘的感觉,那些缭绕的紫色花朵似乎在轻柔地摇曳。紧接着“下复清溪水”则将画面引入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潺潺,流向低处。

接下来的两句“若遣随波流,不如风飘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情感的抒发。如果让心灵随着溪水漂泊,那种平淡无奇的生活不如像风一样自由地飞扬。这种比喻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最后两句“风飘或近堤,随波千万里”,诗人用“风”来比喻自己的心灵,或许就在堤岸附近轻轻飘扬,但如果选择随波逐流,那种旅程将无远弗届,达到千万里的遥远之地。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远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溪水与风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是对精神自在的追求。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杏溪十首.莲塘

方塘菡萏高,繁艳相照耀。

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烧。

晓寻不知休,白石岸亦峭。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杏溪十首.望江峰

念昔有此峰,在彼江陵先。

举世未能知,愚亦望同贤。

我来心益闷,欲上天公笺。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杏溪十首.渚上竹

叶叶新春筠,下复清浅流。

微风屡此来,决决复脩脩。

诗人月下吟,月堕吟不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杏溪十首.溪路

此路何潇洒,永无公卿迹。

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

路边何所有,磊磊青渌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