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

露染霜乾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汎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綵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露水沾湿了霜干的叶子,每一片都显得轻盈,夕阳照射下它们更显明亮温暖。
随着烟雾飘落,带走了深秋的颜色,随着波浪漂流,寄托了绵延千里的思绪。
几个夜晚,月亮中藏着鸟儿的身影,不知是谁家的庭院边,蟋蟀的叫声伴随着。
虽然一时之间显得有些衰败,但并没有太多遗憾,因为清风正轻轻地裁剪着这美丽的景致。

注释

露染:露水浸润。
霜乾:指经霜打过的植物变得干燥。
烘明:变得明亮而暖和。
和烟:伴随着烟雾。
九秋色:深秋的景色。
汎将:随波逐流,携带。
几夜:多个夜晚。
月中藏鸟影:月光中隐约可见鸟的影子。
谁家庭际:不知是谁的家附近。
蛩声:蟋蟀的叫声。
一时:暂时。
衰飒:衰败、萧瑟。
清风:轻轻的风。
綵剪成:如同用彩绸剪裁而成,形容景物的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露染霜乾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写出了清晨露水凝结成霜,然后随着太阳的升高逐渐消散,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展现了秋天的凉爽和光线的温暖。

接着,"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汎将千里情"表达了一种淡远的情怀。这里的"和烟"可能指的是轻柔的云气或者是秋天特有的迷雾,而"九秋"则象征着长久的时光和深厚的感情。这两句通过对秋色和烟雾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或过去事物的怀念之情。

下面两句"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则转向夜晚的宁静。"几夜月中藏鸟影"可能暗示着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观察到鸟儿归巢的情景,而"谁家庭际伴蛩声"则描绘了一种家庭氛围中的和谐与平静,蛩虫的声音如同音乐般陪伴着夜晚的宁静。

最后两句"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綵剪成"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某种接受与顺应。"一时衰飒"可能指的是秋天树叶的凋零,而"无多恨"则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看着清风綵剪成"则是通过观察自然界中清风轻拂草木的情景,感受到一种生命力和美丽。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丰富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接受态度。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远的情感,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红白牡丹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红树

一声南雁已先红,神女霜飞叶叶同。

自是孤根非暖地,莫惊他木耐秋风。

暖烟散去阴全薄,明月临来影半空。

长忆洞庭千万树,照山横浦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九成宫

凤辇东归二百年,九成宫殿半荒阡。

魏公碑字封苍藓,文帝泉声落野田。

碧草断沾仙掌露,绿杨犹忆御炉烟。

升平旧事无人说,万叠青山但一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丹阳

云阳县郭半郊坰,风雨萧条万古情。

山带梁朝陵路断,水连刘尹宅基平。

桂枝自折思前代,藻鉴难逢耻后生。

遗事满怀兼满目,不堪孤棹舣荒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