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九成宫

凤辇东归二百年,九成宫殿半荒阡。

魏公碑字封苍藓,文帝泉声落野田。

碧草断沾仙掌露,绿杨犹忆御炉烟。

升平旧事无人说,万叠青山但一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凤辇向东归去已二百年,九成宫殿多半荒芜在田间。
魏公碑上的字被青苔封掩,文帝时期的泉声落入了野田。
碧绿的草沾不到仙人掌的露水,翠绿的杨柳还记得御炉的轻烟。
太平盛世的往事无人再提,只见重重青山后只有一条河川。

注释

凤辇:皇帝乘坐的车驾。
东归:向东返回,这里指帝王去世或朝代更迭。
九成宫殿:形容宫殿众多而宏伟,九为虚数,表示多。
荒阡:荒废的小路,这里喻指宫殿荒废。
魏公碑:指纪念魏国公的石碑,可能泛指前朝古迹。
封苍藓:被青苔覆盖,形容年久失修。
文帝:指古代某位帝王,具体视上下文而定,此处泛指。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引申为昔日繁华景象。
碧草:绿色的草,常用来形容生机或凄凉景象。
仙掌露:传说中仙人掌上的露水,比喻皇室的恩泽。
绿杨:绿色的杨柳树,常用于描绘春日景致或哀伤情境。
御炉烟:皇宫中香炉的烟,象征皇权或宫廷生活。
升平旧事:过去的太平盛世的故事。
无人说:没有人再讲述。
万叠青山:形容连绵不断的山峦。
但一川:只剩下一条河流,引申为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孤寂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古迹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往盛世的缅怀之情。

“凤辇东归二百年”一句,以凤辇(皇帝乘坐的车辆)作为象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九成宫殿虽雄伟,但已是半荒废状态,显示出昔日繁华如今只剩下遗迹。

“魏公碑字封苍藓”中,魏公碑指的是古代名将或高官留下的石碑,文字被苍藓覆盖,意味着历史的尘封与被人忘记。文帝泉声落野田,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强化那种荒凉与寂静的氛围。

“碧草断沾仙掌露”、“绿杨犹忆御炉烟”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细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碧草上的露水仿佛是仙人的掌心之物,而绿色的柳树依然记得皇家御炉中的烟雾。

最后,“升平旧事无人说”表明那些和平年代的往事已经无人提及,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万叠青山但一川”则是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总结,尽管世事变迁,但在心中,那些美好的时光依然如同一条清澈的溪流,永远存在。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过丹阳

云阳县郭半郊坰,风雨萧条万古情。

山带梁朝陵路断,水连刘尹宅基平。

桂枝自折思前代,藻鉴难逢耻后生。

遗事满怀兼满目,不堪孤棹舣荒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邓城县作

不用登临足感伤,古来今往尽茫茫。

未知尧桀谁臧否,可便彭殇有短长。

楚垒万重多故事,汉波千叠更残阳。

到头一切皆身外,只觉关身是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过渑池书事

渑池城郭半遗基,无限春愁挂落晖。

柳渡风轻花浪绿,麦田烟暖锦鸡飞。

相如忠烈千秋断,二主英雄一梦归。

莫道新亭人对泣,异乡殊代也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即事

抵鹊山前云掩扉,更甘终老脱朝衣。

晓窥青镜千峰入,暮倚长松独鹤归。

云里引来泉脉细,雨中移得药苗肥。

何须一箸鲈鱼脍,始挂孤帆问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