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遥来雁小,江阔去帆孤。

南陌游人回首去,东林道者杖藜归。

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

皎洁钩高挂,玲珑影落寮。

阴烟压幽屋,濛密梦冥苗。

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

形式:

翻译

天边飞来的小雁,江面上孤零零的船帆远去。
南边的小路上,游子回头离去,东林寺的僧人拄着藜杖归来。
葡萄藤缠绕在洞庭湖畔,叶子随风摇曳。
明亮的月牙高悬,晶莹的影子落在小屋中。
阴暗的烟雾笼罩着幽静的房屋,朦胧的梦境如草木沉睡。
清秋时节,万物依然青翠,但到了冬天,一切都会因寒冷而凋零。

注释

天遥:远方。
来雁:南飞的大雁。
江阔:江面宽阔。
去帆:离去的船帆。
南陌:南边的小路。
东林道者:东林寺的僧人。
杖藜:拄着藜杖。
归:归来。
萄藤:葡萄藤。
洞庭头:洞庭湖边。
皎洁:明亮洁白。
钩:月牙。
玲珑:精致。
阴烟:阴暗的烟雾。
幽屋:幽静的房屋。
冥:沉睡。
清秋:清凉的秋天。
凋:凋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情思念。

"天遥来雁小"一句,开篇便以高远的天际与归来的小雁作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略带哀愁的情调。接下来的"江阔去帆孤"则是对浩渺江面上孤独航行的小船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向往。

"南陌游人回首去,东林道者杖藜归"两句中,“南陌”指的是南边的小路,而“东林”则是东边的树林。这里通过游人和行者的动作,表现了人们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回忆。

"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萄藤”指的是葡萄藤,“洞庭”则是一个地名,这里象征着一个美丽的地方。通过“引叶漾盈摇”的动作,传达了一种柔和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皎洁钩高挂,玲珑影落寮"两句中,“皎洁”形容的是清澈透明的月光,而“钩高挂”则是对月亮悬挂在高空的描写。接下来的“玲珑影落寮”则表现了夜晚静谧时分,窗棂上的影子投射出的美丽画面。

"阴烟压幽屋,濛密梦冥苗"这两句,则是对深巷中的幽静与梦境的描绘。通过“阴烟”和“濛密”,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氛围。

最后,“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两句,则是对四季更迭的描写。“清秋”指的是秋天的景色,而“冬到冻都凋”则是对冬天景物凋零的描绘。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和自然界生命力的循环。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世界。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开阁锦城中,馀闲访梵宫。

九层连昼景,万象写秋空。

天半将身到,江长与海通。

提携出尘土,曾是穆清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

秦相架群材,登临契上台。

查从银汉落,江自雪山来。

俪曲亲流火,凌风洽小杯。

帝乡如在目,欲下尽裴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杂曲歌辞.古离别

凉风已袅袅,露重木兰枝。

独上高楼望,行人远不知。

轻寒入洞户,明月满秋池。

燕去鸿方至,年年是别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庭柳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