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

危桥横古渡,村野带平林。

野鹜寒塘静,山禽晓树深。

雨微风矗□,云暗雪侵寻。

安道门前水,清游岂独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古老的桥梁横跨在渡口上,村庄环绕着平坦的树林。
野鸭在寒冷的池塘中安静地栖息,山中的鸟儿在清晨的树林深处鸣叫。
细雨微微,微风吹过,但被乌云遮蔽,雪花开始侵袭。
安道门前方的水面,清幽的游赏,难道只是为了独自吟唱?

注释

危桥:形容桥的不稳固或年代久远。
古渡:古老的渡口。
村野:乡村野外。
平林:平坦的树林。
野鹜:野生的鸭子。
寒塘:寒冷的池塘。
晓树:清晨的树木。
深:深远,茂密。
雨微:小雨。
矗:直立,矗立。
□:此处原文可能缺失一个字,可能是'空'或'静'。
侵寻:侵入寻找。
安道门:某个地方名,可能指代特定的景点。
清游:清闲的游览。
岂独:难道只是。
吟:吟诗,歌唱。

鉴赏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开篇“危桥横古渡,村野带平林”两句,以险峻的桥梁和古老的渡口为切入点,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间风光图景,其中“平林”二字特别传神,给人以辽阔无垠之感。

接着,“野鹜寒塘静,山禽晓树深”描写了鸟儿在冷清的水塘边安静栖息,以及山间鸟类在清晨深沉的林木中唳叫,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把平静与深邃并置,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雨微风矗□,云暗雪侵寻”一联,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心中的不易察觉的情感波动。细雨、微风、朦胧的云和悄然降临的雪,都让人感觉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安道门前水,清游岂独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徜徉自得的情怀。其中“岂独吟”四字,不仅是对清净之境的赞美,也隐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勾勒,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积淀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留别

西入潼关路,何时更盍簪。

年来人事改,老去鬓毛侵。

花染离筵泪,葵倾报国心。

龙潭千尺水,不似别情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离鸾

闻道离鸾思故乡,也知情愿嫁王昌。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

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著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高平九日

云净南山紫翠浮,凭陵绝顶望悠悠。

偶逢佳节牵诗兴,漫把芳尊遣客愁。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乌纱频岸西风里,笑插黄花满鬓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