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四)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

八万四千偈后,更谁妙语披襟。纫兰结佩有同心。

唤取诗翁来饮。镂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胸中不受一尘侵。却怕灵均独醒。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西江月(其四)"为题,与友人赵晋臣敷文的《秋水瀑泉》相和。词中表达了一种对高雅艺术和友情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心境向往。

"八万四千偈后,更谁妙语披襟",这两句意指在众多的佛经偈颂之后,还有谁能有如此精妙的语言来启发人心?这里的"披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期待着能有知音共鸣的情景。

"纫兰结佩有同心",引用了古代习俗,比喻词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如同佩戴着共同心意的兰花和佩饰。

"唤取诗翁来饮",邀请友人一同饮酒作诗,共享文学的乐趣,体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酒生活的热爱。

"镂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运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形容词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和对诗歌创作的精湛技艺,期待找到那个能理解自己作品的知音。

最后两句"胸中不受一尘侵。却怕灵均独醒",表达了词人超然物外的境界,他的心灵纯净,不被世俗所扰,但又担心像屈原那样过于清醒,孤独无依。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词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

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

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一)题可卿影像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

把著花枝不应。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

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五)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正月四日和建宁陈安行舍人,时被召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

锦瑟旁边须醉。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

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