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一)题可卿影像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

把著花枝不应。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

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辛弃疾笔下的独特形象。"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意指这位女子天生丽质,不仅适合于歌舞的欢乐场合,更是画家笔下生动的画卷焦点。然而,她似乎更钟情于静谧的艺术世界,对喧闹的鼓声无动于衷,只是轻轻握着花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进一步刻画了她的娇媚与温柔,她的身影轻盈而灵魂深邃,言语间充满了柔情蜜意。在醉酒的时候,她会情不自禁地呼唤心上人的名字,这透露出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

然而,这样的场景却引来了旁人的侧目和询问,暗示了周围人对她行为的好奇和不解。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世界,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这位女子的深深眷恋和欣赏。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五)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正月四日和建宁陈安行舍人,时被召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

锦瑟旁边须醉。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

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渔父词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六)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