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
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
此诗是白居易的《荅苏六》,创作于唐代。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之际,诗人对酷热即将过去而感到欣慰,但同时也预感到了秋风的到来。"但喜暑随三伏去"表达了对于炎热天气结束的喜悦,"不知秋送二毛来"则透露出一丝秋风即将至的忧虑。而诗人在此选择了一种消解这种忧虑的情感寄托,即通过饮酒来获得慰藉。"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这两句表明了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所采取的心理调适方式。
在这里,白居易以其特有的直接而自然的语言风格,将内心的情感流露无遗,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体验。整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情感的波动,也折射出了人们对于季节更替的一种普遍情感态度,即在喜悦中带有一丝忧虑,在期待中有所准备。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
不敢邀君无别意,弦生管涩未堪听。
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此说是虚传。
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乍到频劳问所须,所须非玉亦非珠。
爱君水阁宜闲咏,每有诗成许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