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京口

竞携书剑去纷纷,谁解登临对日曛。

北道荆夔一江下,南朝徐兖二州分。

高楼角晓鸣秋雨,远戍烽寒起暮云。

莫把寻常望瓜步,恐惊边雁不堪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他们带着书籍和剑纷纷离去,又有谁能理解在夕阳下登山的感受。
北方的道路沿着长江一路向下,而南方的朝廷则以徐州和兖州为界。
清晨高楼上秋雨声声,远处的边防烽火在傍晚的云中升起。
不要轻易期待平凡的瓜步,因为这可能会惊动边疆的大雁,它们无法承受这样的消息。

注释

竞:争相、竞相。
纷纷:形容人多或事物杂乱。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或眺望。
日曛:夕阳西下。
北道:北方的道路。
荆夔:古代地名,泛指湖北、湖南一带。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位于长江以南。
徐兖:古代地名,包括今江苏徐州和山东兖州地区。
高楼角:高楼的角落。
烽寒:烽火寒冷,形容边塞的荒凉。
瓜步:古地名,在今江苏六合,与诗词中的边疆不同。
边雁:边疆的大雁。

鉴赏

这首宋诗《送人之京口》是周弼所作,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时的感慨。首句“竞携书剑去纷纷”,描绘了友人带着书卷和剑器踏上旅程的场景,显示出其志向与决心。次句“谁解登临对日曛”则暗示了诗人自己对友人离去的孤独感,以及对友人面对日落时心境的揣测。

第三句“北道荆夔一江下”,点明友人沿长江东下,途径荆楚之地,路途遥远。第四句“南朝徐兖二州分”,则进一步说明友人将进入南朝的行政区划,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地理的划分。

第五、六句“高楼角晓鸣秋雨,远戍烽寒起暮云”,通过秋雨和烽烟的意象,渲染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以及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担忧。最后一句“莫把寻常望瓜步,恐惊边雁不堪闻”,以边地雁阵受惊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此行能低调行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惊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又寄托了自己的离别之情,展现了宋诗含蓄而富有意境的特点。

收录诗词(203)

周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之荆门

昔年此路达王畿,荒烧畬烟事已非。

山向崤函空北望,水随江汉自东归。

凄凉坂路征车远,寂寞邮亭候火稀。

遥想思乡怨岐路,杜鹃花发鹧鸪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人游边

平世绝边筹,怜君古塞游。

谁听蒯缑剑,虚弊黑貂裘。

宵柝鸣荒戍,寒烽起废楼。

到应先吊古,恸哭岘山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友人持节岭南

吴云迢递楚云鲜,从此南征路几千。

汉使五羊登岭日,鲁经三豕渡河年。

榕穿白草飞蛮雨,椒落黄芽起瘴烟。

待及戍瓜多载石,定无番货入归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迁客

自谓别离难会面,如何此地又相寻。

往来云物他乡意,轻薄风尘久客心。

夜雨泥涂三里郭,夕阳烟火数家林。

送君好去加餐饭,莫听哀猿彻晓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