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旧隐

自言归去后,只在故山边。

纱帽临溪盥,铜瓶傍水禅。

昼闲松塔雨,春尽草堂烟。

何故相抛舍,沉浮逐世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他自言说归隐后,只愿守在故乡山边。
戴着纱帽在溪边洗手,铜瓶傍着流水静坐参禅。
白天悠闲听松塔淋雨声,春天结束草堂笼罩着袅袅炊烟。
为何要抛弃我,随世俗沉浮如同浮萍。

注释

自言:自己说。
归去:归隐。
故山:故乡的山。
纱帽:古代官员的头巾。
盥:洗手。
铜瓶:铜制的水壶或瓶子。
禅:佛教中的静思冥想。
昼闲:白天闲暇。
松塔:松树的塔状结构,指松林。
春尽:春天结束。
草堂:简朴的草屋,此处指诗人居所。
何故:为何。
抛舍:抛弃。
沉浮:沉沦或上升,比喻人生的起落。
世缘:人世间的缘分,指世俗的牵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弼所作的《送僧归旧隐》,描绘了僧人归隐山林的生活场景。首句“自言归去后,只在故山边”表达了僧人对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决心。接下来的“纱帽临溪盥,铜瓶傍水禅”细致描绘了僧人在溪边洗涤纱帽,静心打坐的禅意生活,展现了其与山水的和谐共处。

“昼闲松塔雨,春尽草堂烟”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白天在松塔下聆听雨声,春天过去时,草堂周围缭绕着淡淡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氛围。最后两句“何故相抛舍,沉浮逐世缘”则流露出诗人对僧人选择远离尘世的疑问,暗示了僧人对红尘俗世的超脱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的隐居生活,既有对僧人生活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思考和感慨。

收录诗词(203)

周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僧妙通游平江万寿

故乡离几日,何处蹑秋陵。

梵叶床头树,唐衣壁面僧。

雨花粘旧锡,风箨扫寒簦。

新偈期相寄,呵弹破小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浣沙秋日五首(其五)

清溪楼阁暮沉沉,不觉登临夜欲深。

几处捲帘催酒笛,谁家闭户捣衣砧。

一朝野雾三朝湿,十日江天九日阴。

暗喜碍人公事少,自来收拾送秋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浣沙秋日五首(其四)

自惭尸素尝多暇,未放秋风变楚颜。

一梦别离抛白水,三年端的守青山。

野鸡避鹘遮雏去,沙翮衔鱼趁母还。

纵有乱愁消遣尽,淡云残日共人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浣沙秋日五首(其三)

长江淡淡树疏疏,扫却闲庭即故居。

虫入暗床频促织,萤穿虚壁屡翻书。

破除暮色惟荒菊,荐送秋华有嫩蔬。

料得故园分社酒,小苞青橘四腮鲈。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