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室为定水见心和尚赋

天香兰若倚高岑,双桂花开秋正深。

鹤唳空山凉月白,龙归古洞碧云阴。

一窗风雨高僧定,满壁珠玑好客吟。

拄杖何时问幽寂,旃檀林下远相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文静所作的《天香室为定水见心和尚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禅院景象。诗中以“天香兰若倚高岑”开篇,巧妙地将“天香”与“兰若”结合,既点明了地点的清幽,又暗示了环境的神圣与香气的纯净。接着,“双桂花开秋正深”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也通过“双桂”这一意象,增添了诗的雅致与禅意。

“鹤唳空山凉月白,龙归古洞碧云阴”两句,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鹤唳与龙归分别代表了高洁与神秘,空山与古洞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而“凉月白”与“碧云阴”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深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脱世俗的世界之中。

“一窗风雨高僧定,满壁珠玑好客吟”两句,将禅院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风雨中的高僧静坐,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而墙上悬挂的珠玑,则象征着智慧与教诲,等待着来访的客人去品味与领悟。

最后,“拄杖何时问幽寂,旃檀林下远相寻”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生活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探寻真理、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禅院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宗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独特理解与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

文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昨过定水获观中丞相君和见心禅师诗亦续其韵

閒陪绣斧访林墟,丹桂飘香九月初。

濯足溪流山鸟近,论文香阁晚钟疏。

禅翁爱客炊红稻,童子烹鱼得素书。

为问中兴好消息,江南忠杰有新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答定水堂上见心和尚

时危无计访瀛洲,何处山川可浪游。

天外羽书劳传马,江间战舰起沙鸥。

正思莲社香云满,未觅桃源春水流。

东望双峰情似海,乘槎拟欲共赓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归泉寺

忆别山泉岁月深,暮云秋草几光阴。

鬓须尽换池边影,少壮多移世上心。

旧径林间无曲折,前交座上总消沈。

眼中唯有亭亭塔,独坐东峰第一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赵季文之湖州知事

日暮江南歌采蘋,春风催起宦游人。

鸥边水叶侵衣碧,马首山花照眼新。

公子文章应独步,参军案牍漫相亲。

也知伯仲能忠孝,当上潘舆送喜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