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鹗

北风万里开蓬蒿,山水汹汹鸣波涛。

尝闻一鹗今始见,眼驶骨紧精神豪。

天昏雪密飞转疾,暮略东海朝临洮。

社中神狐倏闪内,脑尾分磔垂弓櫜。

巧兔狞鸡失草木,勇鸷一下崩其毛。

窟穴呦呦哭九子,帐前活送双青猱。

啁啾燕雀谁尔数,骇散亦自亡其曹。

势疑空山竭九泽,杀气已应太白高。

归来礧嵬载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

酒酣始闻壮士叹,丈夫试用何时遭。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北风吹过万里荒野,山河间波涛汹涌作响。
我曾听说的那只大雕今日终于出现,眼神锐利,骨骼紧实,精神饱满。
天空阴沉,雪花密集如飞箭,从东海到临洮,日暮时分横跨广阔地域。
社中的狐狸忽然闪现,尾巴分开,挂在弓袋上。
狡猾的兔子和凶猛的鸡在失去遮蔽后,毛发瞬间脱落。
洞穴中传来哀鸣,九只幼崽哭泣,帐前有人活捉两只青猴。
燕雀的嘈杂声被吓得四散,它们也失去了群体。
这情景仿佛空山干涸,杀气腾腾,预示着太白星的光芒升高。
归来后,人们满载祭品,畅饮美酒,庆祝春天的到来。
酒喝得畅快,才听到壮士的叹息,何时能有英雄的机会展现自己?

注释

万里:广阔的。
蓬蒿:野草。
鹗:大型猛禽。
眼驶:目光炯炯。
骨紧:骨骼结实。
天昏:天色昏暗。
东海:东方海域。
临洮:西部边疆。
社中:祭祀场所。
神狐:神秘的狐狸。
脑尾:狐狸的尾巴。
巧兔:狡猾的兔子。
狞鸡:凶猛的鸡。
崩其毛:毛发脱落。
呦呦:悲鸣声。
九子:众多幼崽。
青猱:青色猴子。
燕雀:小鸟。
亡其曹:失去群体。
曹:群体。
空山:寂静的山。
九泽:众多湖泊。
太白高:太白星明亮。
礧嵬:堆叠的样子。
俎豆:祭祀用的器皿。
春醪:春酿美酒。
壮士叹:壮士的感叹。
丈夫:男子汉。
何时遭:何时有机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风吹过大地,蓬蒿摇曳,山水间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象。诗人以"一鹗"为引,象征着罕见而威猛的力量,其眼神锐利,精神饱满。随着天气变化,雪花疾飞,从东海到洮河,展现了广阔的时空跨度。狐狸、兔子和猛禽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惊慌失措,而鹰的气势如同空山枯泽的肃杀,令人联想到太白星的光芒。

诗人饮酒壮怀,感叹壮士未逢其时,期待能有机会施展才能。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猛禽的描绘,寓含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对个人抱负的感慨。曾巩的诗歌风格质朴而深沉,此诗体现了他的这种特点。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辛亥三月十五日

茫茫月色如溪沙,万里不有纤云遮。

今年寒气争春来,雪大如掌随惊雷。

临川城中三月雨,城东大丘汩为渚。

天地惨惨无开时,常恐蛰死和与羲。

此时谓月水中没,溺入蛙肠那复出。

岂知今夜月光圆,照彻万物无遗偏。

人间有人司重轻,安得知汝有时明?

形式: 古风

七月一日休假作

初秋尚苦暑,归沐乃君恩。

地闲少来客,日晏犹闭门。

家乏念藜藿,开颜无一樽。

况复辞貌拙,敢随车马奔。

盥濯何所事,读书坐前轩。

岂堪当世用,空味古人言。

颇喜市朝内,独无尘土喧。

终年但如此,真窃太官餐。

形式: 古风

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同观山海经

高阁在清禁,长轩凭广虚。

御幄閟图像,依然临幸馀。

翠甓布天路,黄帘分直庐。

一雨清景早,稍凉秋兴初。

解带就君坐,临床窥素书。

山海所错出,飞潜类纷如。

此语果虚实,遗编空卷舒。

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虫鱼。

君材合远用,就此固已疏。

如我乃斯幸,地闲容误居。

竹影散良席,花香浮广裾。

俯仰自足适,归时更当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九月九日

凄凄风露滋,靡靡尘霭屏。

已忻庐舍清,未苦裘褐冷。

眠食味尤嘉,起坐日尚永。

虚天照积水,精鉴出幽矿。

石莹见山棱,林疏觉窗囧。

黄花宿蕊破,艳艳晨妆靓。

频寻远径香,每爱苍池影。

为谁佳色鲜,慰我贫斋静。

寒醅出家法,异果得他境。

甘腴馔新兔,丑怪荐修螷。

幽闲重时节,老大珍物景。

献酬兴未薄,比讽思犹骋。

况同亲戚欢,讵匪田野幸。

俱醉任栖鸦,烛炬尚可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