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百家岩寺的静谧与庄严。首句“名刹藏丹壑”,以“藏”字生动地表现了寺庙隐匿于红褐色山壑中的神秘感,暗示其非凡的地位。接着“春游访道林”,点明了季节与活动,春日里访古寺,更添了几分文人雅趣。
“禅居深洞寂”一句,通过“深洞”和“寂”字,展现了寺庙所在环境的幽静与深远,暗示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而“僧梵半天音”则以“半天音”描绘出僧侣诵经之声在空中回荡的景象,既表现了宗教活动的庄严肃穆,也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古篆迷苍藓”中,“古篆”指古代文字或碑刻,与“苍藓”形成对比,既体现了历史的久远,又增添了自然的生机。“幽泉咽翠岑”则通过“幽泉”和“咽”字,形象地描绘了泉水在山间缓缓流淌,似乎在低吟细语,而“翠岑”则为这画面增添了一抹绿意,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最后,“却怜归路晚,犹未惬登临”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之情。虽然天色已晚,不得不返回,但心中仍觉得意犹未尽,对这次探访充满了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百家岩寺的自然风光与宗教氛围,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