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咏八仙宫黄杨,邀湘绮同赋

碧树成连理。记双虬、迎銮伏地,闰年庚子。

高不一寻横十丈,展尽壶天彩翠。

刚援得、玉清宫例。

太极昭阳留御墨,算杨家、不愧鹅黄字。

还胜似,八公桂。城东旧是琴觞地。

二十年、霜柯不改,岁寒交契。

树亦犹龙人不测,常见青牛紫气。

早相送、翠华归矣。

纵使昆池灰尽黑,更前年、谁见蛟龙死。

人阅世,亦如此。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碧树黄杨为载体,描绘了八仙宫中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碧树成连理"象征着宫中树木的繁茂与紧密相连,"双虬迎銮伏地"则寓言了黄杨的古老与尊贵,呼应闰年庚子的特殊时刻。

"高不一寻横十丈,展尽壶天彩翠"描绘了黄杨树的壮观,犹如仙境中的奇观。"刚援得、玉清宫例"暗示黄杨被选入宫中,享有特殊地位。"太极昭阳留御墨"进一步强调了它的皇家身份,"杨家不愧鹅黄字"赞美其色泽之美。

"还胜似,八公桂"将黄杨与传说中的仙人相比,增添了神秘色彩。"城东旧是琴觞地"点出八仙宫的历史底蕴,"二十年、霜柯不改"表达了岁月流转而友谊长存的主题。"树亦犹龙人不测"寓意黄杨如龙般深不可测,"青牛紫气"则暗示仙道之气。

"早相送、翠华归矣"暗指皇帝离去,"纵使昆池灰尽黑"预示宫中可能发生的衰败,"更前年、谁见蛟龙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衰落感。最后,"人阅世,亦如此"以人事的沧桑收束全词,表达了作者对世间无常的深刻理解。整体上,此词借物抒怀,寓言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迟迟玉漏,正谯门深掩。?剥荒鸡夜将半。

把美人、颜色比古人书,明烛底,禁得狂奴爱玩。

帷屏清似水,执拂无人,椅妾玲珑镇相伴。

睡味美于饧,手倦抛书,问蝴蝶与庄谁辨。

试摺叠、魂兄夹书中,似一百年前,白荷花瓣。

形式:

水调歌头(其一)

谁把玉镜台,挂向碧云天。

今年今月今夜,不似鼠儿年。

天上楼台玉矗,地上河山金铸,七宝合成全。

光采不能掩,依旧斗牛间。且停待,雕槛坐,石床眠。

凄风苦雨都过,才放十分圆。

谁向楼头吹笛,知有绣襦甲帐,不怕雪霜寒。

起看碧梧影,凉露正娟娟。

形式:

水调歌头(其二)

日暮倚修竹,散步咏凉天。

素娥应是无恨,玉貌似当年。

月照阑干花影,花底玉笙双髻,清福几人全。

云捧夜珠出,置我掌中间。绛河转,银烛灺,未成眠。

人生离别何恨,菱镜有时圆。

昨夜双桐吟雨,今夜两星添柳,人意判温寒。

千里共明月,持此慰婵娟。

形式:

水调歌头(其三)

酹汝一杯酒,还我有情天。

大江东去谁唱,莫忆赤乌年。

终古明珠一颗,一任东西南北,侧面看成全。

谁写广寒照,人在桂丛间。月中坐,宁不胜,雨中眠。

百年通算,何止千二百回圆。

满地疏疏花影,不似小楼昨夜,吹彻玉笙寒。

花与月双美,掩映竹便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