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所作,通过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王季山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能的高度评价。首句“六馆名流王季山”即点明了王季山在朝中担任要职,其人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都有显赫的地位,称得上是“名流”。接下来的“十年风雨短檠寒”则描绘出王季山在官场十年的坎坷经历和磨难。这里的“短檠”指的是古代官员坐用的矮脚凳,“檠寒”形容长时间坐在冷硬的凳子上,体现了王季山为官多年来的辛酸。
第三句“不曾文字饶群子”表明王季山并非只重视文学才华,而是注重实际行动。这里的“群子”可能指的是那些以文词著称的人士,而“勉为庭闱就一官”则表示王季山虽然不是特别擅长文字,但仍旧努力在仕途中取得成就,成为朝中的一员。
以下两句“伯也腾身紫极上,叔兮著眼白云端”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王季山的赞誉。这里的“伯也”、“叔兮”都是对朋友的亲切称呼,“紫极”指的是帝王所居之处,即皇宫的最高处,而“白云端”则象征着高洁和远大。两句合起来,意味着王季山不仅在官场上腾达至尊贵之地,而且其人品也如同白云一般纯洁高尚。
最后两句“会当再奏河东赋,姓字从头揭榜看”则预示着作者对王季山未来的期许。这里的“河东赋”是古代著名的文章,其内容描述了盛大的宴会和文人墨客的才艺展示。而“姓字从头揭榜看”表达了作者希望王季山能够再次在文坛或仕途上取得显赫成就,让人们重新注意到他的名字。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深情厚谊的赞颂,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对于文学和政治双重才华的崇尚,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