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仁侄南归二首(其一)

酒为吾人绿,花知九日黄。

风灯秋焰冷,霜雁夜声忙。

爱子文无对,嗟予老更狂。

相分即相见,不待半年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酒如同生命的绿色,花朵懂得重阳的金黄。
秋风中的灯笼火焰微凉,寒霜中的大雁夜晚声声匆忙。
疼爱的儿子才华出众,感叹我这老者更加放纵。
即使分离也是相见,无需等待半年之久就足够强烈。

注释

酒:指代酒,象征生活或情感。
绿:形容酒的醇厚或生机。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黄:形容菊花在重阳节时的黄色。
风灯:秋夜中照明的灯笼。
秋焰:秋风吹拂下的灯火。
冷:形容秋夜的凉意。
霜雁:秋天南飞的大雁。
爱子:疼爱的儿子。
文无对:形容儿子才情出众,无人能敌。
老更狂:年老反而更加放纵自我。
相分:分离。
相见:相见之意。
半年强:超过半年的时间。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亲人离别之情和期待早日相见的诗。开头两句“酒为吾人绿,花知九日黄”用鲜明的比喻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换,既有对饮酒乐趣的留恋,也有对秋花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风灯秋焰冷,霜雁夜声忙”则以清冷的秋风、微弱的灯火和寒鸦的叫声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夜景象,表现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心情。

中间两句“爱子文无对,嗟予老更狂”,诗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和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在这里,“爱子”指的是送别的亲人,“文无对”则是说无法用言辞来表达这份离愁。诗人自嘲“老更狂”,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于年岁增长、精力不再的心境。

结尾两句“相分即相见,不待半年强”,尽管表面上看似乐观,表示即将相聚,但其中也透露出对时间的无奈和渴望早日重逢的情感。这不仅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亲情不能长久陪伴的复杂情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子仁侄南归二首(其二)

再岁来相款,三杯忽语离。

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

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

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广帅秩满之官丹阳二首(其二)

南海元戎禁从臣,却升北斗捧星辰。

回头五岭忽千里,屈指十贤添一人。

笑别广平堂下月,归看太极殿前春。

一尊话别端何有,绿水青山更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广帅秩满之官丹阳二首(其一)

北门卧护要耆英,小试胸中十万兵。

天借金山吟落月,身兼铁瓮作长城。

何如岭上因归路,摘取梅酸去作羹。

已有紫泥教诣阙,便应留住付钧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马庄父游金陵

东华踏遍软红尘,却去秦淮钓月轮。

朱雀乌衣王谢宅,黄旗紫盖晋梁春。

江山拾得风光好,杖屦归来句子新。

祗恐参卿署军事,醲薰荐墨到槐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