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情诗

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

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

竹叶裁衣带,梅花奠酒盘。

年芳袖里出,春色黛中安。

欲知迷下蔡,先将过上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情感的赞美。首句"风光今旦动",直接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气的清晨,那份动感不仅是外在风景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的流动。

"雪色故年残"则让人联想到冬日的尾声,残留的雪映衬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紧接着"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表明春节已至,但夜间仍有寒意,这种温差正好映射出诗人内心对春天到来的迫切期待。

接下来的"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花香与炉火相结合的画面。这里的"奇香"可能指的是梅花或者其他早春花卉,它们的香气在微妙的春日晨雾中散发,而"石炭捣轻纨"则是室内取暖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文字描述,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欣赏。

"竹叶裁衣带,梅花奠酒盘"则是一幅春日里的人物活动图。竹叶被用来裁剪成衣带,这不仅是对自然材料的巧妙利用,也反映了古人生活中的简约与艺术性。而梅花下酒,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情境,象征着雅致和高洁。

"年芳袖里出,春色黛中安"这两句则充满了对青春和美好的追求。"年芳"指的是年轻的美好,而"袖里出"则可能是指诗人内心的感受或是对外界美景的体验。而"春色黛中安"则是在说这种美好如同眉间的黛痣一样,稳固而深沉。

最后两句"欲知迷下蔡,先将过上兰"似乎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情怀。这里的"蔡"和"兰"都有可能是指具体的地名或自然物象,但在诗意中,它们更像是代表着某种精神追求的象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情怀。

收录诗词(39)

徐陵(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 籍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
  • 生卒年:507~583

相关古诗词

洛阳道二首(其一)

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

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

华轩翼葆吹,飞盖响鸣珂。

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洛阳道二首(其二)

洛阳驰道上,春日起尘埃。

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

闻珂知马蹀,傍幰见甍开。

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梅花落

对户一株梅,新花落故栽。

燕拾还莲井,风吹上镜台。

娼家怨思妾,楼上独徘徊。

啼看竹叶锦,簪罢未能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紫骝马

玉镫绣缠鬃,金鞍锦覆幪。

风惊尘未起,草浅埒犹空。

角弓连两兔,珠弹落双鸿。

日斜驰逐罢,连翩还上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