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溪练色如江色,幻出山青兴云白。
山前杂树岂知名,云际高楼不论尺。
幽泉无声深谷窈,下作寒潭浸空碧。
祇应车马隔尘氛,但有扁舟系沙侧。
溪头老渔何处归,手持轻橹背斜晖。
草堂欲到恐未到,日暮山云空湿衣。
西岩两翁共巾屦,应在深山更深住。
南溪芳草北溪花,遥指平生钓游处。
山林此乐予未知,褰裳欲去将安之。
请看坡老人中景,只在王维画里诗。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山家住在云深处,眼见云来复云去。
朝随爽气入空山,夕变浮岚挂高树。
蒙茸草色迷东西,石路崎岖高复低。
槿花成篱竹为障,中两幽人屹相向。
芒鞋铁杖乌角巾,白头双鬓何缤纷。
来时似带林霏湿,坐久不知山日曛。
门前落叶仍多扫,故人相期苦不早。
杳霭疑无远寺钟,喔哑忽有中流棹。
危桥雨过苔应滑,后圃花残人未老。
若耶云门未可登,天姥匡庐梦空到。
乾坤浩荡真无极,诗话一灯青未了。
绝胜王郎兴尽时,扁舟载雪山阴道。
江东故人半零落,江头石郎泪双阁。
三丧未葬家苦贫,举世今无魏州郭。
睢阳范郎方少年,相看不语意茫然。
江舟载麦五百斛,挥手付之如一钱。
归来侍立庭闱畔,白发闻之为一莞。
亦知父子本同心,若待庭趋嗟已晚。
君不见庆州饥民曾告荒,使君自发常平仓。
空山落叶无人管,长林苍苍秋日短。
飞泉百尺堕空濛,下注寒潭作清浅。
淅沥如闻带雨来,飘摇忽被风吹断。
忆向山中初听时,乍近却疑身在远。
幽寻僻探始得之,毛发萧骚不容绾。
鹦鹉江洲竟趯翻,匡庐瀑布谁分剪。
世间奇胜自有地,应恨入山来已晚。
十年双袂京尘满,亦欲相从为一浣。
安得图中二老翁,芒鞋竹杖长为伴。
翠笼高絓层轩举,中有珍禽解人语。
顾影频回席上灯,梳翎却避檐前雨。
左旋右转百态足,忽见昂藏为伛偻。
声名价重出比邻,婉娈情多向儿女。
耳娱目玩能几时,珠沈綵碎随尘泥。
玉环不系芳魂住,绣闼犹疑晓梦迟。
应怜握粟不自饱,吻渴肠空谁得知。
虚令宾客生顾盻,顿觉楹障无光辉。
忆昔携来陇山客,万壑千岩几朝夕。
都将妩色慰多愁,转使欢声成太息。
因思异物难豢养,颇似奇才遭挫抑。
君不见盐车千里驹,长饥至死无人惜。